[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大鼠固定筒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85848.X | 申请日: | 200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8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峰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006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大鼠 固定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医、药学需要对大鼠进行实验用的实验设备,尤其是一种实验用大鼠固定筒。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用圆柱形金属丝网桶,将实验鼠装入丝网桶内进行取血、注射或实验,但是,这种丝网桶很难能将实验鼠固定不动,因此,给实验造成很多不便,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验用大鼠固定筒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一个透明材质制成的圆柱形筒体,在筒体上部内腔有能上下移动的鼠头固定块,在筒体内腔的下部有一压鼠板,在压鼠板两侧的筒体壁上还有两个后腿槽。这种结构,就可以将实验鼠固定住,使实验鼠没有活动的余地,可方便地进行各种取血、注射或实验。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有一个用透明材质制成的圆柱形筒体,在筒体的外壁中部有安装块,在筒体上部内腔有与筒体内壁配合,并能沿筒体轴线上下移动的鼠头固定块,鼠头固定块上有鼠头固定块调整螺栓,该鼠头固定块调整螺栓是穿过筒体壁上的滑槽与鼠头固定块连接的,在筒体内腔的下部有一压鼠板,压鼠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簧片,该簧片的另一端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上,在压鼠板侧的筒体壁上,有穿过筒体壁的压鼠板调节螺栓,在压鼠板两侧的筒体壁上还有两个后腿槽。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在所述的鼠头固定块上有一圆锥形凹槽,在圆锥形凹槽的上部有呼吸孔。在筒体中部的筒壁上有两个透气孔。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有一个用透明材质制成的圆柱形筒体,在筒体的外壁中部有安装块,在筒体上部内腔有能沿筒体轴线上下移动的鼠头固定块,鼠头固定块上有穿过筒体壁上滑槽的鼠头固定块调整螺栓,在所述的鼠头固定块上有一圆锥形凹槽,在圆锥形凹槽的上部有呼吸孔。在筒体内腔的下部有一压鼠板,压鼠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簧片,在压鼠板侧的筒体壁上,有穿过筒体壁的压鼠板调节螺栓,在压鼠板两侧的筒体壁上还有两个后腿槽。在筒体中部的筒壁上还有两个透气孔。这一结构,由于有固定在筒体上的安装块,这可以将筒体安装在实验架上,而筒体可以将实验大鼠置入筒中,用鼠头固定块挡住大鼠头部,将大鼠的两条后腿卡在后腿槽内,用压鼠板压住大鼠的臀背部,这就可将大鼠牢牢地固定,而又不会伤及到大鼠的生命。被固定的大鼠的尾部和后腿均在筒体之外,所以可方便地进行尾部静脉注射或取血,也可进行尾部的压疼、烫疼或电刺激等实验,对足趾肿胀抗炎等需用足趾的实验也能方便地进行。另外,鼠头固定块还可根据实验用大鼠的长短进行调整,以保证鼠头的固定。在筒体的侧壁上还有透气孔,在较长时间实验时,可防止实验鼠出汗。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压鼠板,2为压鼠板调节螺栓,3为簧片,4为滑槽,5为鼠头固定块调整螺栓,6为呼吸孔,7为鼠头固定块,8为筒体,9为安装块,10为透气孔,11为后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实验用大鼠固定筒,有一个用透明材质制成的圆柱形筒体(8),在筒体(8)的外壁中部有安装块(9),在筒体(8)上部内腔有与筒体(8)内壁配合,并能沿筒体(8)轴线上下移动的鼠头固定块(7),鼠头固定块(7)上有鼠头固定块调整螺栓(5),该鼠头固定块调整螺栓(5)是穿过筒体(8)壁上的滑槽(4)与鼠头固定块(7)连接的,在所述的鼠头固定块(7)上有一圆锥形凹槽,在圆锥形凹槽的上部有呼吸孔(6)。在筒体(8)内腔的下部有一压鼠板(1),压鼠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簧片(3),该簧片(3)的另一端固定在筒体(8)的内壁上,在压鼠板(1)侧的筒体(8)壁上,有穿过筒体(8)壁的压鼠板调节螺栓(2),在压鼠板(1)两侧的筒体(8)壁上还有两个后腿槽(11)。在筒体(8)中部的筒壁上有两个透气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峰,未经李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858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悬架装置用油气分离式油气弹簧
- 下一篇:汽车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