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媒油或蒸汽导温管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1967.6 | 申请日: | 200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崔银河;孙毅;张林德;樊利军;许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53/00 | 分类号: | F16L53/00;F17D1/18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110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媒 蒸汽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媒油或蒸汽导温管路,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石油、冶金、化工等行业输送液体沥青等具有高粘度物质的导温和保温的热媒油或蒸汽导温管路。
背景技术
在石油、冶金、化工等行业,为输送具有高粘度的液体沥青等物质常采用热媒油或蒸气导温管路,使导热介质的温度通过辐射等形式传递到所输送的介质,以保持在较低粘度的温度上,增加其流动性,便于输送。目前常用的导温管路有蒸汽、热媒套管导温和蒸汽、热媒伴管导温。图1和图2是现有的两种导温管路结构图,如图1所示的伴热管式导温管路,其结构较简单,但导热效率不高,蒸汽、热媒伴热管2与输送的物料之间的热交换主要通过辐射来进行;如图2所示的套管式导温管路其导温效率高,但结构复杂,其结构为:输送物料管3与蒸汽或热媒套管4之间为蒸汽或热媒5,蒸汽或热媒套管4外周设有保温层1,此种结构的管路施工安装不便,日后运行维护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媒油或蒸汽导温管路,它能有效的增加传热效率,减少热损耗,降低工程的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热媒油或蒸汽导温管路,它包括保温层、蒸汽或热媒伴热管、输送物料管,在蒸汽或热媒伴热管与输送物料管外部设置导热胶泥层。
在所述的蒸汽或热媒伴热管与输送物料管所形成的空间处设置导热胶泥层。
所述的导热胶泥层设置在蒸汽或热媒伴热管与输送物料管所形成空间的切线方向并沿伸至平滑。
所述的导热胶泥层、蒸汽或热媒伴热管与输送物料管外缠设有玻璃纤维布。
所述的蒸汽或热媒伴热管为1-4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
采用上述结构的热媒油或蒸汽导温管路,有效的降低了工程的施工难度、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蒸汽或热媒伴热管和输送物料管道之间通过具有较高导热系数的导热胶泥的导热进行热量传递,同时蒸汽或热媒伴热管、输送物料管道和导热胶泥层表面与保温层内之间还有辐射传热,大大提高了导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伴热管式导温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套管式导温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热媒油或蒸汽导温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层;2、蒸汽或热媒伴热管;3、输送物料管;4、蒸汽或热媒套管;5、蒸汽或热媒;6、导热胶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如图3所示的热媒油或蒸汽导温管路,它包括保温层1、蒸汽或热媒伴热管2、输送物料管3,在蒸汽或热媒伴热管2与输送物料管3外部设置导热胶泥层6,在蒸汽或热媒伴热管2与输送物料管3所形成的空间处设置导热胶泥层6,导热胶泥层6设置在蒸汽或热媒伴热管2与输送物料管3所形成空间的切线方向并沿伸至平滑,导热胶泥层6、蒸汽或热媒伴热管2与输送物料管3外缠设有玻璃纤维布。
上述的蒸汽或热媒伴热管2数量可以根据输送物料管3的不同管径增加或减少,一般为1-4根,蒸汽或热媒伴热管2的位置可以进行旋转调整。
在输送物料管和蒸汽或热媒伴热管安装试压完毕、管道防腐工作完成后,对其进行除锈斑、结垢、油污、灰尘等表面清洁处理。将导热性能优良的导热胶泥层均匀地涂抹到蒸汽或热媒伴热管外部及蒸汽或热媒伴热管与输送物料管道所形成的空间并沿切线方向沿伸至平滑,将所涂抹的导热胶泥层压实不得有空隙和气泡。在涂抹导热胶泥曾的同时,即用玻璃纤维布缠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1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提高滤波效率的电力混合滤波器
- 下一篇: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