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循环式水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3761.7 | 申请日: | 200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9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德君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辽宁省本溪市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循环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循环式水加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床垫或坐垫等部件在取暖时所使用的自动循环式水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热毯广泛地应用于床垫或座垫取暖现已被公众所知,但,由于电热毯是以电阻丝作为热量产生部件,并且将其直接缝合或粘合在织物上,所以,电阻丝所产生的热直接以烘烤的方式对床垫或座垫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床垫或座垫非常干燥,长时间使用,人会产生口干舌燥等不舒服的感觉;同时,电阻丝所产生的磁场会直接作用于人体,故使用电热毯对人体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另外,由于电阻丝具有较大的刚性,而刚性较大的细丝类构件极易折断,所以,该种结构的电热毯时常发生断路或短路现象,甚至发生火灾或触电等恶性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2216656号公告了一种名称为“汽水自动和往复循环装置”的加热技术。该装置具有一个带加热器的蒸汽发生器和与蒸汽发生器分立的回水器,以及两端分别与蒸汽发生器和回水器相连通的换热器。在工作时,通过加热器将蒸汽发生器内的水加热并蒸发,使蒸汽经过换热器为床垫或座垫加热,再将经换热后的蒸汽流入到回水器内。该种装置虽然相对电阻丝加热有所改善,但,对于为床垫或座垫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伤害人体,而该装置采用蒸汽为上述部件加热,其蒸汽的温度通常会达到100℃以上,另一个问题是水变成气态需要吸收相对较大的热能,所以,该种装置浪费能源,且不适合作为床垫或座垫的加热部件。
而中国专利1084868号公告的名称为“压差式电热水循环器”是采用水作为热交换的介质的一种加热器。该专利所提出的循环器采用一个底部设置有电极板及温控器的外筒和设置在外筒内的内筒,内筒内设置了一个插入其底部的出水管,内筒的顶壁上设置有一个汽孔,而回水管的一端插入外筒内,通过出水管和回水管使外筒与内筒相连通。但,由于该专利所采用的温控器安装在电极板部位,温控器所采集的温度信号是电极板的温度,而电极板的温度不能代表床垫或座垫的实际温度,所以,使用该种结构的加热器很难将其调整到适合于人体的温度;另外,该种结构的加热器要想使热水循环,其自身必须产生可使热水循环的适宜压力,如果压力过大会造成盛水容器即该专利所称的内筒破损,虽然该项专利在内筒上设置有汽孔,采取了防止内筒破损的措施,但,汽孔的放气量不能调整,而汽孔的放气量不能调整就不能实现人为调整热水循环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检测回水温度的方式调整被加热物体温度且能控制循环水压力及速度的自动循环式水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自动循环式水加热器具有一个密闭壳体,在该密闭壳体内安装有由隔离元件分开的回水腔室和带有电加热装置的加热腔室,而加热腔室与回水腔室通过延伸出密闭壳体外的循环管件相连通,且在回水腔室内或侧壁上安装有温控元件。
所述循环管件的两端分别与加热腔室和回水腔室相连通,且在加热腔室的上方还安装有分别与加热腔室和循环管件相连通的且安装有调节阀的管件。所述回水腔室的上方还安装有用于调整其内气体压力的胶囊。所述隔离元件上设置有排水孔,而在加热腔室内安装有依赖于水的浮力封闭或打开所述排水孔的浮子阀。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自动循环式水加热器所采用的温控元件被安装在回水腔室内,它可以检测回水温度,而回水温度能够反应出被加热物体,如床垫或座垫的实际温度,所以,该种结构的水加热器能很方便调整使用温度;同时,回水腔室上方设置的胶囊能以吸收蒸汽的方式缓解其内的水蒸汽的压力;另外,在加热腔室的上方还安装有一个带有调节阀的管件,调节阀可以控制加热腔室水蒸汽的压力,从而可以控制被加热水的循环速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自动循环式水加热器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自动循环式水加热器第二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自动循环式水加热器第三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图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自动循环式水加热器一个实施例的外观整体结构。该种水加热器包括密闭壳体1、隔离元件2、电加热装置3、循环管件4和温控元件5这五个部分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德君,未经孙德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3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炭电极锥面及螺纹加工机床
- 下一篇:一种手外伤清创手腕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