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式液压油管、抽油杆镦锻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3814.5 | 申请日: | 200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5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刚;张自力;辛修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文刚 |
主分类号: | B21J9/06 | 分类号: | B21J9/06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3辽宁省葫芦岛***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油管 抽油杆镦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机械领域的一种油管、抽油杆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是平式液压油管、抽油杆镦锻机。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以前,石油领域的油管和抽油杆的加粗部分通常采用镦锻方法,即通过镦锻机来实现的。这种镦锻机的结构是:镦锻油缸是上下往复垂直运动的,而工件也是与地面垂直放置的,由于油管和抽油杆为长形杆状,因而需要较高的机械工位或者较深的地下空间,致使镦锻机体积高大或配套工程量大,同时操作也麻烦,耗费工时多,不但机械造价高,而且配套造价也高,并且运行成本也高。对于超长的油管或抽油杆镦锻加工不能直接加工而成,需要再行焊接加工才能完成。所以,现有的立式镦锻机存在着体积高大,造价高,操作麻烦,成本高和适用面小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立式镦锻机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式液压油管、抽油杆镦锻机。该镦锻机通过改变立式镦锻加工为平式镦锻加工,实现了体积小、适用面宽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由机座、机身和机架组合构成机体,在机身上安装有滑块,在滑块上安装有模具,在滑块上部安装有胎板,在胎板上部安装有楔块锁紧机构,其上部与上油缸相接触连接,一侧与平油缸相接触连接,模具一侧与侧平油缸相接触连接。在侧平油缸上安装有镦挤杆,在模具内设有模腔。
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镦粗加工工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维修、适用面大及生产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油管、抽油杆、接箍及各种连接套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镦锻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机身,3.模具,3.1.模腔,4.滑块,5.胎板,6.楔块锁紧机构,7.上油缸,8.平油缸,9.机架,10.侧平油缸,10.1.镦挤杆。
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1和图2所示,由机座1、机身2和机架9组合构成机体,在机身上安装有滑块4,在滑块上安装有模具3,在滑块上部安装有胎板5,在胎板上部安装有楔块锁紧机构6,其上部与上油缸7相接触连接,一侧与平油缸8相接触连接,模具一侧与侧平油缸10相接触连接。
据图3所示,在侧平油缸10上安装有镦挤杆10.1,在模具3内设有模腔3.1。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及特点
模具为开合结构,其中下模固定在机座上,上模固定在滑块上。滑块通过上油缸的作用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滑块移动,实现模具的开合。
在合模的状态下,通过平油缸的作用将楔块锁紧机构推入到滑块上部,将滑块锁紧,从而受其作用上模与下模紧密合模。
工件通过机体前侧置入到模腔内,并受上油缸和平油缸的作用而卡紧。
工件在卡紧的状态下,受镦挤油缸的作用,通过镦挤杆的延伸作用在工件上,使工件变形充填到模腔内,完成充填后,回缩侧平油缸,使镦挤杆回缩,同时通过上油缸及平油缸的回缩,使模具的上模脱离下模,工件从模具中取出,完成一次镦锻加工作业。
由于模具腔口平置,可以适应长的工件镦锻加工,并且开模、合模、卡紧工件、镦锻过程顺便、快捷,节省工时,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文刚,未经杜文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3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