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水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3895.9 | 申请日: | 200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4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懿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懿俏 |
主分类号: | A45F3/16 | 分类号: | A45F3/16;C02F1/28;C02F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00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水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出游玩时必备的便携式水壶,是对现有水壶结构的改进,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A45F 3/16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旅游水壶有多种样式,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420047180.0号给出《一种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壶盖与壶体螺纹连接的,其特征是:所述水壶还包括一吸管和吸嘴,吸嘴与吸管的上端连接;所述壶盖包括壶盖本体和压盖,压盖与壶盖本体铰接,压盖与壶盖本体之间还设有卡接部件;壶盖本体底部是底盖,底盖上设有一吸管通孔;吸管通孔上方设有一吸嘴限位部件,所述吸嘴设置在该吸嘴限位部件的腔体中;吸嘴和底盖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盖内侧设有一凹球面槽,该凹球面槽中对应于吸嘴的位置嵌设一密封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3267972.6号给出的《一种旅游水壶》,包括壶体与壶体顶部壶嘴相旋接的壶盖,其特点是上述壶盖上表面设有凹腔,在凹腔底部装有一可在旅行中随时判别方向的指南针;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3259301.5号给出的一种《旅行矿化壶》,分隔为原水室和净水室,两室之间装有陶瓷滤器,净化水室内有设填装有灭菌吸附剂及矿化物的内胆,内胆的顶面和底部分别有进水孔和出水孔,陶瓷滤器的下端面与内胆的顶面复合相接。
上述技术方案给出的这些旅游水壶虽较现有技术有所改进,但基本上仍为传统的单室结构,即一次只能盛装一种饮料,不能充分满足从事野外作业、军事训练和游玩的人员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对现有旅游水壶结构的改进,给出了一种便携式水壶,该便携式水壶采用双室结构,便于旅行中携带两种饮料,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便携式水壶包括有壶体和壶盖,壶盖扣在壶体的上部,其特点是所述的壶体内设有一个隔板,该隔板将壶体内部分割成相互独立的饮水室和饮料室,所述的隔板上部呈V型分开,并与壶体上部壳体相连接构成饮水室和饮料室的进水口,所述的饮水室和饮料室的进水口上各设有一个密封盖,所述的饮水室和饮料室内各设有一个吸管,该吸管通过支撑架与壶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的饮水室的内壁上还设有一个中间充填活性炭颗粒及麦饭石颗粒的过滤网。
在给出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间充填有活性炭颗粒及麦饭石颗粒的过滤网,为可拆卸的,过滤网内可设有隔网使之活性炭颗粒在网上,而麦饭石颗粒在网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室结构,便于旅行中携带两种饮料,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给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这种便携式水壶包括有壶体1和壶盖2,壶盖2扣在壶体1的上部,所述的壶体1内设有一个隔板3,该隔板3将壶体1内部分割成相互独立的饮水室4和饮料室5,所述的隔板3上部呈V型分开,并与壶体上部壳体相连接构成饮水室4和饮料室5的进水口,所述的饮水室4和饮料室5的进水口上各设有一个密封盖6、7,所述的饮水室4和饮料室5内各设有一个吸管8、9,吸管8、9通过支撑架10、11与壶体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的饮水室4的内壁上还设有一个中间充填活性炭颗粒及麦饭石颗粒的过滤网12。
使用时,先将饮料倒入饮料室5并拧紧密封盖7,再将水倒入饮水室4,使水通过中间充填活性炭颗粒及麦饭石颗粒的过滤网12后流至饮水室4的中下部,再拧紧密封盖6,最后拧紧壶体1的壶盖2。饮用时,先拧下壶盖2,再视需要分别拧开饮水室4和饮料室5上的密封盖6、7,将压在密封盖6、7下的吸管8、9转换角度后即可饮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懿俏,未经王懿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3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伤病人康复器
- 下一篇:可双向滑动的移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