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通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4155.7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2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王承阳;赫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5/04 | 分类号: | F04D25/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004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通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通风机。
技术背景
建筑物通风换气,尤其是住宅建筑的通风换气,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住宅内居室的通风换气一直处于无组织状态,主要依靠门窗的缝隙或其他缝隙进行换气,而住宅的厨房和厕所排风则是通过竖井式混凝土排风管道,利用室内与室外的大气压差进行排风,即利用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造成的室内外空气密度不同而产生的空气压力差将厨房和厕所内的污浊空气排入大气中。为了使污浊空气能够顺利排入室外,在竖井式管道的顶部用砖头砌成四面通风的排风口,并在风口的上部盖上混凝土板,以防止雨水直接灌入管道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的装修水平也逐步提高,从过去普遍的刮大白、简单装修到现在的高级装修,不仅装修设计越来越复杂、装修的档次越来越高、装修的投资越来越多,而且装修的材料越来越多样化。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住宅内除了传统的厨房和厕所污染外,装修材料所散发的各种有害气体也成为严重的污染源,从住宅的污染源分布看,以前主要集中在厨房和厕所,而现在则充满整个住宅,可以说室内污染无处不在。相关的材料表明,现在有时室内的污染甚至大于室外,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治理室内的有害物污染,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是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及时地把室内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到室外,保证室内的环境清洁。但目前住宅建筑通风换气还基本上停留在厨房和厕所排风层面上,居室的通风换气还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另一方面,就排风方式而言,利用竖井式排风道进行自然排风依然是主要的排风手段。由于自然排风压差小,排风量小,排风效果普遍不好,由厨房和厕所引起的楼层间窜味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对于居室内装修材料散发的有害气体则主要靠开窗换气的方法解决,其效果很不理想。另外,由于竖井式管道的排风口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当室外空气压力大于室内空气压力时,室外空气会产生倒灌,此时就根本无法向外排气,而在风雨天气里,雨水有时也会倒灌进入室内。
在一些洁净程度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上,一般靠安装电力排风扇,利用机械排风来进行建筑物排风,例如,在一些厂房、浴池、高级宾馆或高级住宅上安装风机或排风扇将污浊空气排到大气中。利用风机或排风扇进行机械排风虽然增加了排风能力,在排风机工作时,也基本避免了排风口与室外空气的直接接触,但是机械排风需要人为控制,一耗电能,二有噪声,三不能持久地连续运转。另外,住宅使用电排风扇排风,电费的收取也存在许多难处。
近年来,室内排风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制了多种排风装置。其中利用自然风为动力安装在竖井式管道顶部风力排气扇尤为引人关注。如目前10楼以上建筑常见的一种多叶半月板型风车,专利号为96238923.4的无动力排风扇,这种换气扇通过旋转的半月形风叶,避免了排风口和室外空气的直接接触,防止了室外空气和雨水的倒灌,保证了排风道本身固有的自然压差,改善了排风的效果。但是,从排风原理上看,这种换气扇属于自然排风的范畴,换气扇本身不能为排风提供附加动力,其作用就是防止室外空气的侵入,保证室内外空气的排风压差,因此,当大量的污浊空气排入排风道内时,由于排风能力有限,不同楼层的厨房和厕所之间窜味现象依然存在。另外一种涡轮抽风机,专利号为94219631.7,是在半月板型风车的顶盖和托架之间的中心轴上增加十字形连接架,并在连接架上安装风叶,当风车旋转时带动连接架旋转,从而产生抽风能力。这种风机虽然能够产生排风能力,但其需要增加连接架以安装风叶,不仅增加了风车的旋转阻力,结构也复杂化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自然风力为动力,能够连续为室内进行通风换气的风力通风机,使室内通风换气能够按照设计的要求有组织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座、传动轴、半月板型风叶、上轴承、下轴承、上连接件、下连接件、托架及托架加强筋,由半月板型风叶两端分别通过顶盖板和托架固定连接构成半月板风车,半月板型风车置于机座上,顶盖板上方安装有压盖,半月板型风车分别通过上、下连接件与传动轴相连,上连接件置于压盖内,下连接件与托架连接,传动轴上部通过上轴承与上连接件固定,下部通过下轴承与下连接件连接固定,在托架上安装有托架加强筋,托架加强筋与托架之间倾斜布置,且托架加强筋的倾斜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托架加强筋的布置形式为十字形式,或者为两叶式,或者为三叶式,或者为五叶式,或者为多叶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4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菜薄片连续成形及干燥机
- 下一篇: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耐磨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