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电磁推进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5968.8 | 申请日: | 2006-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3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黄谷;黄锃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锃 |
主分类号: | H02K41/02 | 分类号: | H02K41/02;H02K41/035;H02P6/14;H02P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1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电磁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进器,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电磁推进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磁极性变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推进器的动力形式一般有电动机,燃油发动机,蒸汽机,燃料推进器(如火箭),都有其缺点和局限性。如燃油发动机、蒸汽机,都是转动,不仅效率低,而且污染严重;如燃料推进器,不能反复使用。以前的电磁转换装置(包括电磁推进器)由于受材料、器件及设计等限制,故效率低、能源消耗大、且速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高速电磁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如图1,本实用新型由运动车1、电磁线圈2、感应器3、电磁极性变换器4、电源5组成;
在运动车1的前进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电磁线圈2,电磁线圈2的平面与运动车1的前进方向垂直;
每个电磁线圈2的两旁设置有感应器3;
感应器3与电磁极性变换器4电气连接;
电磁线圈2通过电磁极性变换器4连接电源5;
所述的运动车1,其头-尾具有N-S磁性;
所述的感应器3能感应运动车1的位置;
所述的电磁极性变换器4能实时变换电磁线圈2的正反向通电,进而改变电磁线圈2的磁极性,即由S-N极变为S-N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1,依据电磁原理,当电磁线圈2通电时,产生N-S电磁场,当磁场方向与运动车1的磁场方向相反时,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作用下,使运动车1向右运动,依次通过N个电磁线圈2的加速作用,使运动车1不断高速推进。
具体地说:
当运动车1在起始位置即运动车1的头部在第1电磁线圈2.1左边附近时,第1电磁线圈2.1正向通电,其左边为S、右边为N,使运动车1向右运动;当运动车1的头部通过第1电磁线圈2.1的中间,由感应器3发出触发信号给电磁极性变换器4,使第1电磁线圈2.1反向通电,其左边为N、右边为S,使运动车1继续向右运动;
当运动车1的头部到达第2电磁线圈2.2左边附近时,第2电磁线圈2.2正向通电,其左边为S、右边为N,使运动车1向右运动;当运动车1的头部通过第2电磁线圈2.2的中间,由感应器3发出触发信号给电磁极性变换器4,使第2电磁线圈2.2反向通电,其左边为N、右边为S,使运动车1继续向右运动;
依次类推,当运动车1的头部到达第N电磁线圈2.N左边附近时,第N电磁线圈2.N正向通电,其左边为S、右边为N,使运动车1向右运动;当运动车1的头部通过第N电磁线圈2.N的中间,由感应器3发出触发信号给电磁极性变换器4,使第2电磁线圈2.N反向通电,其左边为N、右边为S,使运动车1继续向右运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1、因为是由N个电磁线圈2依次接力加速推进,因此是一种高速推进器;
2、因为是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再转换为动能,不仅效率高,而且环保;
3、电磁线圈2磁极方向实时转换,转换时间为零,斥力推动比大,自动化程度高;
4、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运行安全;
5、适用于儿童玩具,机、光、电、磁教学器具;其原理适用于高速电梯、高速列车的制造,适用于飞机的快速启动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电源极性变换器电路图;
其中:
1-运动车;
2-电磁线圈,2.1-第1电磁线圈, 2.2-第2电磁线圈,
……, 2.N-第N电磁线圈;
3-感应器; 4-电磁极性变换器; 5-电源;
K-开关; KZ-控制桥; CF-触发器;
R-电阻; G1-PNP三极管; G2-NPN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1、运动车1
前述,运动车1,其头-尾具有N-S磁性,为此,有:
1)在运动车1上设置永久磁铁;
2)在运动车1上设置线圈,通过电刷供电。
2、电磁线圈2
电磁线圈2是一种线圈绕组。
3)感应器3
感应器3由发光管和光电管组成,发光管和光电管的位置对应。
当运动车1未经过时,发光管的光不被遮挡,光电管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锃,未经黄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5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节管组合式置物架
- 下一篇:焊接钢管及冷弯型钢用复合轧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