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助动车多功能自动撑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7836.9 | 申请日: | 200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1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东 |
主分类号: | B62H1/00 | 分类号: | B62H1/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3326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动车 多功能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助动车撑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或助动车自动撑架大都不容易操作,老、弱、幼、妇、残在享受使用摩托车机械动力时,泊车却要费很大的劲,侧撑又不稳固,支撑时则要抬起整车,非常麻烦。而且实用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松省力支撑起车身,且具有在摩托车迫车时起到安全防盗功能的自动撑架。
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助动车的自动撑架,其特征在于:由固定撑架、减压弹簧、活动撑架、电磁阀锁组成,固定撑架通过圆形套管和摩托车车架相连,减压弹簧的一端亦是固定在车架上的;固定撑架上部设有圆形套管,圆形套管两端设有活动撑架导管,活动撑架导管之间设有固定连接杆,垂直圆形套管中部设有撑杆导管,活动撑架是套装在固定撑架的导管里;活动撑架上端设有撑架撑杆,撑架撑杆套接在撑杆导管内;撑架撑杆下端设有三角固定拉杆,三角固定拉杆的两个角下设有活动撑架,撑杆导管上部,与撑架撑杆对接处设有弹簧撑杆,弹簧撑杆外套有减压弹簧,弹簧撑杆下部设有锁孔,弹簧撑杆上部设有车架固定孔,电磁阀锁设在弹簧撑杆下部,通过撑架锁导管与电磁阀锁的固定底座连接,电磁阀锁的锁头正对弹簧撑杆下部的锁孔。
活动撑架设有可调底座可使活动撑架能适应各种高低不平地面。
圆形导管在自动撑架上具有很大作用。大撑架支起来时,减压弹簧撑杆下移至撑杆导管,阻止大撑架侧向移动,起到撑架锁的作用。大撑架收起来时,减压弹簧撑杆的作用力全在套管的横向侧壁上,从而阻止撑杆下移。
减压弹簧结构和摩托车减震器相似,但缓冲方向相反。减压弹簧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在锁具套管和撑架套管间运动。减压弹簧的弹力稍大于摩托车支端重力,以便撑架撑起车身。
电磁阀锁具是连接锁具导管,并靠锁具底座固定在车架上,撑架支起时锁具导管和撑架导管连接,减压弹簧的活动端顶头向下运动,顶起活动撑架。电磁阀锁具是利用电磁原理工作的,在通电时电磁阀锁头吸合,锁开启。不通电时,电磁阀锁头由弹簧顶出,锁住减压弹簧撑杆。
延时电路是由延时电子元件组成,延时功能主要是为了方便客户操作。客户按下撑架锁电门开关,电磁阀在十秒钟后关闭,方便客户操作撑起撑架和收起撑架。电磁阀十秒钟后靠弹簧推力关闭并锁死撑架,以达到防盗功能。
本实用新型靠弹簧的弹力支撑起大撑架,靠人身体的重量加上摩托车的自重压缩弹簧,收起撑架。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外来动力而轻松撑起大撑架和收起大撑架。利用简单的力学原理来实现摩托车或助力车在迫车时能自由、轻松支撑起撑架,并在迫车时起到很好的安全防盗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簧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动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圆形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示意图,
图6为活动撑架的可调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磁阀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缓冲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助动车自动撑架具体实施例是由固定撑架1、减压弹簧3、活动撑架2、电磁阀锁组成。减压弹簧3上部设固定端52和摩托车车架相连,固定撑架1通过圆形套管5和摩托车车架相连。
固定撑架1上部设有圆形套管5,圆形套管5两端设有活动撑架导管7,活动撑架导管7之间设有固定连接杆9,垂直圆形套管5中部设有撑杆导管6,
活动撑架2是套装在固定撑架1的导管里。活动撑架2上端设有撑架撑杆43,撑架撑杆43套接在撑杆导管6内。撑架撑杆43下端设有撑杆凸头45,撑架撑杆43下端设有三角固定拉杆12,三角固定拉杆12的两个角下设有活动撑架2,活动撑架2底部设有可调底座81,
撑杆导管6上部,与撑架撑杆43对接处设有弹簧撑杆4,弹簧撑杆4外套有减压弹簧3,弹簧撑杆4下部设有锁孔13,缓冲室14,弹簧撑杆4上部设有车架固定孔15,弹簧撑杆4底部设有撑杆凹面42。撑杆凹面42与撑杆凸头45对接。
电磁阀锁11设在弹簧撑杆4下部,通过撑架锁导管51与电磁阀锁的固定底座10连接,电磁阀锁11的锁头18正对弹簧撑杆4下部的锁孔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东,未经洪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7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可充电池激活器
- 下一篇:变齿宽倒置梯形套管螺纹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