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杆面准心贴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20099076.5 申请日: 2006-09-20
公开(公告)号: CN200960389Y 公开(公告)日: 2007-10-17
发明(设计)人: 李蔚 申请(专利权)人: 李蔚
主分类号: A63B69/36 分类号: A63B69/36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周春莲;王敏锋
地址: 430071湖北省武汉***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尔夫球杆 杆面准心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球练习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杆面准心练习,能识别木杆,铁杆和推杆的杆面与高尔夫球相撞的准确位置。

                           背景技术

高尔夫球是500多年前苏格兰牧羊人发明的运动,这项运动很快传遍了欧洲和全世界。高尔夫也是一项运动量充足而不过分剧烈,使全身伸展、精神舒适的运动,球场宽阔的视野及清新空气更是追求高质量休闲运动者的最佳选择。它倡导的自尊、自律、礼让、沉稳的运动礼仪也是绅士精神的绝好体现。同时它也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体育竞技运动。

高尔夫球杆杆头上所有平衡线的交叉点就是重心,重心俗称准心。实际上重心只是杆头内部的一个小点,而准心则被看成是击球面上的一部分。击球时若正中准心,它不会导致杆头产生任何垂直或水平方向的移动。这个球就能很好地弹出去。

科学研究表明:全力挥杆时,球杆面与球的接触只有半毫秒(千分之0.5秒),也正因为如此,练习者也很难知道那一刻高尔夫球杆杆面的什么部位抽击了小白球,为什么用同一只球杆有时能击中球,甚至击出好球;而有时击出的球,方向以及距离都相差甚远。因此也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存在的错误加以纠正,而常令球友们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该如何练习才能稳定可靠地重复击出好球。

高尔夫运动花费不菲,因此通常高尔夫球运动人口随着经济增长而稳定增加,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约占全世界打高尔夫球人口总数的95%。此外,中国等其它国家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外籍高尔夫爱好者就近在中国打球,因此中国的高尔夫运动日益开展;随着国民经济收入日益提高,中产家庭休闲运动消费能力愈趋增强,使得高尔夫球这种老少咸宜的运动日益普及,将会出相当大的未来发展空间。

目前研制生产的高尔夫球杆,除了用高速照相机定格高尔夫球杆面碰撞高尔夫球的那一瞬间,都不可能让球手了解,球杆的什么部位击中了高尔夫球,而使用高速照相机记录撞击点也不是普遍现象。

杆面附带有准心贴的高尔夫球球杆,可将击球点清晰地显现在准心贴的表层纸上,能让球友更直观地清楚地了解,球杆的什么部位击中了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杆面准心贴,能准确地记录高尔夫球与球杆面撞击的具体部位,使用方便,牢固可靠,成本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当高尔夫球杆杆头击打小白球时,产生的巨大撞击把载荷加在球杆杆头的击球面和高尔夫球上了。在撞击过程中,高尔夫球与球杆面的撞击部分所产生的的压力和热量,传到含有聚乙烯、丙烯等不同化学成分的高尔夫准心贴上,不同纸层相互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后,击球点将清晰地显现在准心贴的表层纸上,让球友更直观地清楚及时地了解,球杆什么部位击中了球。

用于帮助高尔夫运动爱好者了解并掌握自己每一次挥杆的击球点,以便能更多地击出好球。高尔夫球杆准心贴可按造型分类:有符合高尔夫球木杆杆面形状的木杆杆面准心贴;有符合高尔夫球铁杆杆面形状的铁杆杆面准心贴;有符合高尔夫球推杆杆面形状的推杆杆面准心贴;有是用鞣皮制造的杆面准心贴适用所有的高尔夫球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直观 能让练习者击球后直接看到击球点位于杆面的位置

高效 迅速提高球技,使球友把球击得更远更直

成本低廉 适用于所有想提高球技的练习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尔夫球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准心贴,2-瞄准线,3-击球区,4-打痕,5-球杆面,6-杆头,7-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1可知,一种高尔夫球杆的平面它包括球杆面5、杆头6、杆身7,杆身7与杆头6相连,杆头6与球杆面5相连,球杆面5与准心贴1相连,准心贴1背面用粘黏剂与球杆面5相连,在准心贴1上设置有击球区3,有瞄准线2,高尔夫球若击中击球区3可留下打痕4。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蔚,未经李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9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