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式电磁输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9171.5 | 申请日: | 200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2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詹国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国山 |
主分类号: | F02M37/08 | 分类号: | F02M37/08;F02M37/20;F02M37/22;F02M31/125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秀英 |
地址: | 4420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电磁 输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油泵,尤其是用于柴油机车油路供给系统的集泵油排气、预热融腊、过滤沉水为一体,保障低温环境下使用低标号燃油,低压油路能畅通供给,确保在任何环境下使用低标号燃油机车能正常启动和正常工作,实现泵油、排气、过滤、预热自动化、一体化,体现操作人性化,装配简洁化的集成式电磁输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电磁输油泵和柴油沉淀器为两体分离串接在供油系统,固定在机车车架上,致使部分机车受空间限制无法共装,既使空间允许,又因附件的增加和装配累赘,给装配带来成本增加和不便,同时两体分离造成了壳体材料重复浪费,增加制造成本,不能充分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低温环境下使用低标号(0#)燃油机车能正常启动和工作,体现泵油排气、预热融腊、过滤沉水的一体化、自动化,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成式电磁输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为:集成式电磁输油泵,由电磁输油泵和温控式过滤器组成,两者以壳体为同一载体,同一输入电源,其预热、泵油受电控室统一分配控制,过滤沉水由其内部结构布置实现。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集成式电磁输油泵,包括电磁输油泵,电磁输油泵由壳体上的泵油腔室处设置的泵头、缸套、复位弹簧、柱塞、单向阀、线圈、导磁泵壳、定位压盖、出油头组成,单向阀顺向置于泵头、柱塞腔孔内;在同一壳体上并列布置有温控式过滤器,温控式过滤器由壳体上的加热过滤沉水腔室处设置的进油头、定位弹簧、电发热管、放水螺栓组成,壳体侧端设有装机托架;滤芯放置在加热过滤沉水腔室中隔出内腔和外腔,进油头连接在热过滤沉水腔室上端,通过定位弹簧压紧滤芯,内腔下端设有导油孔,外腔下端设有沉水孔,电发热管通过导油孔插入内腔,导油孔通过横向油道与泵头连通,放水螺栓封住沉水孔出口;壳体下端设有电控室,引出电源正极输入端子,与车载电源正极插接,负极与电控室壳体导通构成回路;电控室引出泵油输出端子,在泵体内与线圈插接;引出多单元加热输出端子,其中一单元加热输出端子在泵体内与电发热管插接,其余单元的加热输出端子引出泵体外备用;电控室引出热敏电阻至横向油道外壁感应油温;温控式过滤器、电磁输油泵及电控室集成于同一壳体上,构成集成式电磁输油泵。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柴油车的供油系统,通过装机托架固定在车架上,集泵油、排气、预热、过滤沉水为一体,同时根据环境温度的需求,另行配置油箱、油路加热与泵体备用加热输出端子插接,在电控室的统一控制下,解决低温环境使用低标号燃油腊化问题和自动泵油排气问题,保障油路畅通供给,确保机车在恶劣环境下冷启动和正常工作,通过多功能于一体的集成,既降低了制造、配装成本,又实现了广泛的运用和方便装配,还有效降低了营运成本,更体现了自动化、一体化、人性化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集成式电磁输油泵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同一壳体1上,并列布置加热过滤沉水腔室和泵油腔室。加热过滤沉水腔室内设导油孔15,用于导通油面给泵油进油道,导油孔15内置电发热管14,导油孔15的侧边设沉水孔16、放水螺栓18用于随时清放沉淀的水和杂质,导油孔15外端设置滤芯13用于过滤杂质,滤芯13上端设定位弹簧12和进油头11,进油头11与腔室经O形圈密封螺纹连接,通过定位弹簧12将滤芯13压紧,滤芯13把加热过滤沉水腔室隔成内腔和外腔,导油孔15设置在内腔下端,沉水孔16设置在外腔下端;泵头2螺纹垂直连接在泵油腔孔底端,上端设复位弹簧4、柱塞5,泵头2外端密封过盈装配缸套3,缸套3外端设线圈7、导磁泵壳8,线圈7上端设定位压盖9,出油头10以螺纹连接方式与泵油腔室连接,将压盖9锁压,通过缸垫将缸套3密封锁压。
在泵油腔室的底端设有与导油孔15相通的横向油道,横向油道贯通沉水孔16、导油孔15、泵头2,沉水孔16和导油孔15之间设油水分隔堵头17,沉水孔16与横向油道的开口处相通,放水螺栓18直接旋在横向油道的开口上,横向油道在油水分隔堵头17以内的部分用于导通过滤后的燃油至电磁泵,横向油道的开口处用于随时清放沉淀的水和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国山,未经詹国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9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球研磨机的主压力传递机构
- 下一篇:休闲炉瓦斯充填接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