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基环保型钢带式还原炉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9185.7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8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森蓉;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桂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12 | 分类号: | C22B5/12;B22F9/22;F27B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081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型钢 还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冶金工业的技术装备,涉及一种煤基环保型钢带式还原炉。
背景技术
钢带式还原炉是金属粉末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之一,金属粉末精还原是还原和雾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经过该工序的处理,金属粉末的氧、碳、硫等杂质含量进一步降低,金属含量相对提高,同时前道工序产生的金属粉末加工硬化得到消除,大大提高并改善金属粉末的化学成分、物理与工艺性能。传统的粉末冶金工业大多采用推舟炉或钢带炉进行金属粉末如铁粉、铜粉等的还原和精还原。钢带式还原炉如图1。
钢带式还原炉大致分为五个工作带和六个运行系统,在运行长度方向上划分为装料带、加热带、缓冷带、水冷带和出料带;运行系统分为自动装料系统、马弗及炉膛加热系统、钢带传动系统、保护气体系统、自动纠偏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金属粉末1经过装料器2自动布到宽1m的不锈钢带3上,料层为10-40mm厚×850mm宽,钢带通过主动辊4及被动辊5匀速向前运动,经过装料带进入有马弗6的加热炉膛7也就是加热带,由加热炉内的电热丝41进行加热还原后继续进入缓冷带8和水冷带9,再通过弹性密封辊10进入受料斗11也就是出料带,完成整个还原过程。废气由钢带式还原炉上部的废气口42排出。
传统的钢带式还原炉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1、马弗及连接结构:马弗是钢带还原炉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要保证高温下通入H2而不泄漏,使还原工艺稳定,保证安全。
(1)传统马弗缺点之一:不锈钢马弗12:通常用3-5mm厚的310S类不锈钢板压制成波纹状整体焊接而成,底部垫一层用多块不锈钢板折成的平面滑板组成不锈钢底板滑道13,如图2b。由于310S不锈钢能在950℃左右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热强度,故常用于制造马弗炉膛。但此炉膛长期使用时,由于受热不均和冷热变化会变形或开裂。由于只有3-5mm厚,炉内温度受加热条件变化而变化。310S不锈钢板价格昂贵。尽管如此,它在开式炉体钢带式还原炉中还是广为应用。
(2)传统马弗缺点之二:SiC/Si3N4马弗:有些炉体采用全封闭结构的钢带炉,用上下两块SiC/Si3N4板14组合而成,如图3。这种马弗工作温度可达1100℃,刚性好,不变型;恒温性好、价格仅为310S不锈钢板的1/5-1/3;但由于连接处15太多容易漏H2,所以多数为保安全采用全封闭式炉体,马弗外长期通N2保安全,增加了炉体制造成本和运行费用,检修不够方便。
2、加热系统及环保系统:
通常钢带式还原炉采用电加热和煤气加热,但是有些企业的现场条件供电不足,又无煤气,过去采用人工烧煤方式,因环保条件太差,达不到环保要求,工人劳动条件差,需强制性淘汰。
3、密封系统:
传统钢带式还原炉在出料端设计有布帘和泡沫辊式密封装置,泡沫辊式密封装置由上压辊39、泡沫密封辊10和下压辊40组成,防止炉内H2在出料时泄漏和防止空气进入炉内而爆炸,但往往仍有H2漏出。在炉内压力小时,外部空气仍有可能进入炉内。一般采用长期内燃电热器将H2点燃防止事故。尽管如此复杂,但仍会由于电热丝烧断等种种原因,在炉头时有放炮现象,少许H2与空气混合在燃烧时就产生放炮。有的钢带式还原炉在布帘与辊密封处通有N2气17来阻止空气进入炉内,如图4a。采用布帘16和密封辊10时,但H2仍能部分流入布帘与辊式密封之间造成H2+N2的混合气体,并且在辊式密封的两端三角区18如图4b,仍可与外界空气相混合,存在可能放炮的安全隐患。
4、传统钢带式还原炉外部连接分解氨系统不仅复杂,而且增加了投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煤基环保型钢带式还原炉如图10a,在供电有限或电价过高又无煤气的企业,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实行一次还原和二次还原及自动化连续生产;并实行炉温自动控制,保证了工艺自动化的顺利操作;本实用新型可连续进行还原和氨分解同步进行,节省能耗和投资,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桂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桂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9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