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透气薄膜的复合无纺布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9262.9 | 申请日: | 200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曹荣辉;陈志良;刘首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首珍;曹荣辉;陈志良 |
主分类号: | D04H13/00 | 分类号: | D04H13/00;D06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5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薄膜 复合 无纺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是复合非织造布。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复合非织造布虽具有防水功能,但不能透气;普通非织造布虽然透气却不防水,在使用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已很难适应日益发展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涉及高技术领域和产业的广泛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耐化学腐蚀,而且具有高透气性能的复合无纺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透气薄膜的复合无纺布,由一层非织造布和一层透气薄膜材料或多层非织造布和一层透气薄膜材料经热熔胶复合而成。
所述透气薄膜为含有无机物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在膜表面广泛散布0.3-10μm微孔,微孔的密度可达90亿个/cm2,其透气性达3000-10000g/m2·24h。
所述非织造布是一种用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的方法,或者通过这些方法的组合方法制成的片状物、纤网式絮垫,也称为无纺布。但因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无纺布的性能差异非常大。在本实用新型中,主要采用目前最新技术和工艺生产的浸渍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等。这类无纺布具有手感柔软、透气性好、无落絮脱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含透气薄膜的复合无纺布,具备防水、透气、无落絮脱尘、抗静电、耐化学腐蚀等特点;具有天然纺织品的质感、强度高,可制成医用卫生材料、医用手术服及手术用品、洁净工作服、化学防护服、生物隔离服等产品。
附图说明
附图是根据本实用型提出的其中之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本实施例是由两层水刺无纺布或浸渍无纺布1和一层夹在中间的聚四氟乙烯透气薄膜2复合而成。
水刺无纺布或浸渍无纺布1是已知技术。
聚四氟乙烯透气薄膜2的制造过程如下:
聚四氟乙烯透气薄膜采用流延法生产含无机物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并经过多向拉伸,在膜表面形成0.3-10μm微孔,微孔的密度可达90亿个/cm2,形成具有防水、透气性能的薄膜。其透气性达3000-10000g/m2·24h,远高于其他透气薄膜。
面层和底层材料经放卷、牵引、输送到复合辊前,在基材上喷涂热熔胶,再经压合、粘结而成。该产品经加工制成的成品经过多次试验都表明:有着很好的防水、透气、舒适性,与普通天然纤维制品极其相似,同时具备良好的防护隔离效果。能有效的防止细菌、病毒、污水和化学品对人体的侵害,隔离灰尘、毛发、皮肤脱落细胞等进入洁净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首珍;曹荣辉;陈志良,未经刘首珍;曹荣辉;陈志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9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蚀刻机
- 下一篇:一种油井预充填割缝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