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装饰板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9740.6 | 申请日: | 200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发 |
主分类号: | E04F19/02 | 分类号: | E04F19/02;E04F13/07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家安;黄行军 |
地址: | 4333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饰板,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方便、可重复拆装的组合式装饰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装饰条,一般由木板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割成不同的形状,将板块钉在需装饰物品的四周或边缘而成。这种装饰方式容易对装饰物品造成损害,且整体的美观性及相互之间的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组合式装饰板,它能重复拆装、安装方便、快捷,安装质量好,不会变形、起翘的组合条板。它可用于地板收边线、地角线、门窗边框、镜框画框包边线、墙顶或其它装饰部位板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组合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条板1、龙骨2、包边条3,相邻两条板1之间由阴阳槽相配合,阴阳槽的插入方向与条板1的表面方向平行,包边条3与条板1的连接面由阴阳槽相配合,所述包边条3和条板1的背面上至少有一排与龙骨2表面连接体相匹配的连接槽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槽4可为与连接龙骨2表面销轴式连接体5相配的销孔或条形槽4-1,该条形槽的宽度与销轴直径对应,长度方向与相邻条板1或包边条3上的阴阳槽平行或垂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边条3的表面可为相互连接的弧形曲面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龙骨2的上可有一条主筋连接体7,所述主筋连接体7位于二条销轴式连接体5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相邻条板1接缝处对接端面上及包边条3与装饰板1接缝处对接端面上可有与龙骨2表面主筋连接体7相配的主筋连接槽4-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筋连接槽4-2可为与龙骨表面主筋连接体7相配的主筋销孔或主筋销槽,所述主筋销槽的宽度与销轴式主筋连接体7直径对应,长度方向与连接缝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筋连接体7可为“”或“”形。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装饰板安装方便,安装时省工、省料、工艺简单,安装快捷,条板、包边条、龙骨之间采用销槽式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装饰板不会变形、起翘,并且可以重复拆装、便于维修。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装饰板可适用于地板收边线、地角线、门窗边框、镜框画框包边线、墙顶或其它需装饰部位装饰用。本实用新型的龙骨既可以将相邻两板块间的纵向接缝锁住,也可以将横向接缝锁住,使板与板之间无间隙,板块也不会变形、起翘,大大提高了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拼装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拼装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装饰板中条板与包边条的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拼装侧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拼装侧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装饰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包边条与图6不同的组合式装饰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装饰板的背面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装饰板中龙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装饰板中龙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装饰板中条板和包边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5的拼装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装饰板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限定,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装饰板,它包括条板1、龙骨2、包边条3,相邻两条板1之间由阴阳槽相配合,阴阳槽的插入方向与条板1的表面方向平行(也可倾斜),包边条3与条板1的连接面由阴阳槽相配合,所述包边条3和条板1的背面上至少有一排与龙骨2表面连接体相匹配的连接槽4。
所述连接槽4可为与连接龙骨2表面销轴式连接体5相配的销孔或条形槽4-1,该条形槽的宽度与销轴直径对应,长度方向与相邻条板1或包边条3上的阴阳槽平行或垂直。
所述包边条3的表面可为相互连接的弧形曲面6,其中的弧形曲面6可以由二条或三条弧面组成(如图11、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发,未经李新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9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