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黄鳝宰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9782.X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97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鹏;李平;张善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李小鹏;张善彪 |
主分类号: | A22B3/08 | 分类号: | A22B3/08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23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鳝 宰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黄鳝宰杀装置,属水产品加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黄鳝为我国的特产经济鱼类。其肉细嫩,味鲜美,刺少肉厚,可食部分达65%。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8.8克、脂肪0.9克,以及钙、磷、铁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食之与其他淡水鱼不同,别具风味。黄鳝也有药用价值,具有补中益气、消炎祛毒、除风湿之功效。我国野生黄鳝年产量在31~50吨,人工养殖量有10吨多。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如网箱养殖等,人工养殖的比例越来越大,黄鳝的产量也将日渐增多。
黄鳝虽然味美可口,还具有药用价值,但黄鳝在烹饪前的宰杀过程却很麻烦,由于它的外形像蛇,一般人一是惧怕,二是没有宰杀技术,只得出钱请专业人员宰杀。但即使是专业宰杀人员,现在也是以手工宰杀为主,除了一把刀和一块木板外,没有任何机械可以借助。不仅劳动强度大,工效低,而且安全性差,污染周围的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只需将黄鳝喂入料口后,用脚将踏板一踩,即可自动对黄鳝进行宰杀,加工速度快,比手工宰杀速度提高15-25倍,安全可靠,内脏清除干净,且不污染环境的黄鳝宰杀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黄鳝宰杀装置由机架、拉杆、摆杆、踏板回位弹簧、踏板、平面凸轮、压紧固定机构、剖肚刮内脏机构和摆刀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的一侧装有拉杆,中间装有摆杆,机架的上部装有与拉杆上端通过伸缩装置连接的压紧固定机构,机架的中部装有剖肚刮内脏机构和摆刀机构;拉杆上部装有两个平面凸轮,拉杆的下端通过连杆连接有踏板,踏板上装有踏板回位弹簧。
所述的压紧固定机构由Z字形压板、导向压板、套筒、弹簧、针板和针构成,Z字形压板的一端与拉杆上端部通过由拉杆上的孔道和弹簧组成的伸缩装置连接,中部装有由套筒和弹簧组成的伸缩装置,另一端下面的摆杆端部上装有针板、针和弹簧。
所述的剖肚刮内脏机构由托板、剖刀、剖刀座、推杆、平面凸轮、摆杆、平面凸轮回位弹簧、连杆、立杆、刮刀、刮刀调整装置及刮刀座构成,托板固定在机架上,托板的一端制有剖刀限位槽,剖刀限位槽内装有通过剖刀座固定的剖刀和通过刮刀座和刮刀调整装置固定的刮刀;剖刀座上装有推杆,刮刀调整装置上装有立杆,立杆通过连杆与摆杆连接,推杆底部置于平面凸轮上,摆杆通过螺栓与平面凸轮连接,平面凸轮上装有平面凸轮回位弹簧。
所述的摆刀机构由杠杆、摆杆、摆刀调整装置、摆刀座及摆刀构成,杠杆装在机架上,杠杆的一端与摆杆连接,摆杆的另一端通过摆刀调整装置和摆刀座装有摆刀,杠杆的另一端靠在拉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加工速度快,每分钟可宰杀30-50条黄鳝,约为手工工效的15-25倍;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造价低廉,操作省时省力,安全卫生,完全符合菜市场及一般宰杀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黄鳝宰杀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黄鳝宰杀装置去掉外壳37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Z字形压板,2、导向压板,3、托板,4、剖刀,5、剖刀座,6、推杆,7、机架,8、杠杆,9、拉杆,10、11、12、平面凸轮,13、摆杆回位助力弹簧,14、17、19、摆杆,15、踏板回位弹簧,16、踏板,18、平面凸轮回位弹簧,20、23、连杆,21、立杆,22、扭簧,24、摆刀调整装置,25、刮刀调整装置,26、刮刀座,27、摆刀座,28、刮刀,29、摆刀,30、针,31、针板,32、34、35、弹簧,33、套筒,36、料口,37、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黄鳝宰杀装置由机架7、拉杆9、摆杆14、踏板回位弹簧15、踏板16、平面凸轮10、11、12、压紧固定机构、剖肚刮内脏机构和摆刀机构构成(参见附图1和附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李小鹏;张善彪,未经李平;李小鹏;张善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97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