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脐带切割护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4330.6 | 申请日: | 200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5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曾维著;余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维著 |
主分类号: | A61B17/138 | 分类号: | A61B17/138;A61B17/42;A61B17/285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1211江西省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脐带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科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一次性脐带切割护脐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市场中已经有一次性脐带夹和剪子组件并应用于临床中,脐带夹分离过程有的采用自动分离,有的采用手动分离。这些器械都存在这样的技术缺陷:1.在分离的过程中,由于脐带夹和夹紧的脐带有相对运动,因此容易对婴儿产生伤害;2.目前使用的一次性夹子采用两组平行的没有错开的齿啮合,脐部容易渗血,降低了安全性;3.没有与用于术后护理脐带的产品相配合,增加了婴儿被感染的机会,缺乏保健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脐带切割护脐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一次性脐带切割护脐装置,它由脐带切割器、护脐垫、护脐帽和外带组成,脐带切割器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依靠它们的转动配合孔和销轴互相铰接;刀片安装在与上壳体连为一体的刀片固定架上,在刀片固定架上设有尖劈形凸块和横档块;上壳体下压时,刀片能准确进入位于下壳体的两个切割平台之间的中,刀槽的宽度与刀片滑动配合,达到切断脐带的功能;尖劈形凸块能准确地挤入刀片与顶子的侧隙中,顶子将位于其外侧的前脐带夹推出下壳体;此时,上壳体的卡子与下壳体的卡座咬合。前脐带夹和后脐带夹依靠下壳体的凸销定位安装在下壳体的两侧,顶子的下部设有燕尾凸块,燕尾凸块置于下壳体中部的燕尾槽中;依靠尖劈形凸块挤压顶子活动,达到挤出前脐带夹的功能。前脐带夹和后脐带夹的上臂与下臂的一端通过弹性弯弓连为一体,在它们的内表面,设有相互错开啮合的两组齿条,两组齿条位于脐带夹中间凹槽的两侧。上壳体的上部设有上防滑手柄,下壳体的下部设有下防滑手柄;在下壳体的销轴的端头设有定位销,下壳体的铰接端头设有限位板;两个脐带夹的上臂与下臂的开口端设有互相咬合的卡子和卡座、缺口;下臂的侧面设有与下壳体的凸销相配合的定位孔。
护脐垫是开口的薄圆形或椭圆形中空环圈,它的外层用全棉做成的内心用含有特殊物质(或药物)制成的一个护垫,起到隔离脐带夹不直接与新生儿皮肤进行接触,并有吸收脐部分泌物、保持脐部干燥、预防和治疗新生黄疸的作用。护脐帽是封闭的厚圆形或椭圆形中空环圈,它是用全棉织物制成的一个保护脐部残端的一个帽圈,覆盖在脐部残端,起到保护残端不受感染,并有消炎、止血及吸收分泌物的作用。外带的内面是由全棉汗布、外面由起圈粘连布双层制成的捆绑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一次性脐带切割分离装置并对分离后的脐部残端进行保护,在简单的单手操作中,实现对脐带的夹紧定位、切割、分离、保护。使接生的操作过程简单省时,并将溅血、感染和伤害婴儿的机会降至最低。特别是提高了脐带夹夹紧的安全性和减少了在切割脐带和分离脐带夹的过程中对婴儿端脐带的牵扯;避免了脐带残端的感染及脐带夹对新生儿脐部皮肤的损害,弥补了现有的一次性脐带夹没有错开齿条,造成夹不紧,导致脐带渗血,增加了术后护理脐带的护脐垫、护挤帽等防护保健器械。
附图说明
图1是脐带切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图7是脐带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向视图。
图9是顶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左视图。
图11是图9的俯视图。
图12是前脐带夹夹住脐带残端的示意图。
图13是护脐垫的安放示意图。
图14是护脐帽的安放示意图。
图15是外带的包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维著,未经曾维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4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钎焊结合装置
- 下一篇:电控气动剌绣离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