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埋用全介质光缆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4651.6 | 申请日: | 200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5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春;祝冬军;薄崇飞;方伟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14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埋用全 介质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光缆,尤其是涉及适用于强电场、抗强电磁干扰、国防通信线路等所使用的直埋光缆的发明。
背景技术
用于强电场、信号屏蔽性要求高、国防通信线路所使用的光缆直埋敷设在地下,因此光缆本身应具有高抗拉强度、抗侧压、不受电磁干扰等特点。对用于直埋线路通信所使用的普通光缆,要求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侧压等多项性能,但不适用于强电场的要求直埋的环境。现有技术的非金属光缆存抗拉伸、抗侧压性能差(达不到直埋光缆的要求),难以满足直埋的机械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直埋使用的抗干扰、大抗拉强度、抗侧压的非金属光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光缆中心加强采用非金属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杆,束管内的光纤长于束管,余长为0.6-1.0‰;缆芯内束管采用SZ绞合,绞合节距/绞合角为60-70mm/10π;缆芯外包覆厚度为1.0-1.2mm聚乙烯内护套;再绕包非金属抗张元件玻璃纤维纱,然后挤包厚度为2.0mm的聚乙烯外护套。
作为优选,缆芯外纵包无纺布,其厚度为0.1-0.15mm,优选为0.15mm;内护套厚度1.0-1.2mm,优选为1.2mm;玻璃纤维纱有加捻和不加捻,优选为加捻玻璃纤维纱;玻璃纤维纱绕包节距为600-800mm,优选为800mm。
由于光纤的余长、缆芯节距和包带设计、玻璃纤维纱绕包节距及护套挤出工艺控制合理,在线路高电磁干扰、大侧压力、大拉伸强度、高温和低温时使光缆运行稳定,各项性能满足通信行业标准YD/T901-2001关于直埋用光缆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直埋用全介质光缆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本图序号:1-光纤,2-PBT束管,3-纤膏,4-缆膏,5-无纺布包带,6-聚乙烯内护套,7-填充绳,8-中心加强件(FRP),9-玻璃纤维纱,10-聚乙烯外护套。
实施例:如图1所示,缆芯采用1+6结构30芯,即由5根束管2(6芯/管)+1根填充绳7及一根中心加强件8,本实施例中心加强件为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杆),FRP的弹性模量50GPa,直径2.1mm,每根束管内容纳6根光纤1,束管内光纤余长为0.6-1.0‰,缆芯内束管采取SZ绞合,绞合节距/绞合角为60-70mm/10π,玻璃纤维纱9作为缆芯外绕包的抗张元件。本实用新型由于光纤余长合理,同时采用小绞合节距,使光缆在直埋环境的大抗拉强度等严酷的机械性能要求及高低温运行时,各项性能正常;缆芯外纵包厚度为0.15mm无纺布包带,1.2mm厚的内护套,及绕包非金属加强元件加捻玻璃纤维纱及外护套挤出同时完成,每股玻璃纤维纱放出张力保持一致,绕包角度合理、沿内护套表面分布均匀,然后挤包厚度为2.0mm的聚乙烯外护套。保证了光缆在一定外力下,光缆的缆芯不受不均匀的侧压力及拉伸力,优质的非金属抗张元件、合理的结构,使光缆满足标准对抗拉伸力、抗侧压力的需要。同时,光缆制造成本较低;弥补了普通直埋光缆抗电磁干扰力能力差,不适用于强电场环境的缺陷。发明了既能抗电磁干扰又适用于直埋的新型光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4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轮及离合装置
- 下一篇:带有电焊面罩的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