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折线不带钩、卡槽式自动转子绕线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5471.X | 申请日: | 200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0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洪豪 |
主分类号: | H02K15/08 | 分类号: | H02K15/08;H02K1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线 不带钩 卡槽式 自动 转子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绕线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折线不带钩、卡槽式自动转子绕线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往转子铁芯的沟槽中绕制漆包线,大多还是采用假钩的手工辅助的半自动方式。这种方式在绕制中,手工将漆包线钩置在假钩上回折后再绕脖颈处“α”形绕制一圈,之后继续绕制,每绕制一个沟槽就必须绕脖颈处“α”形绕制一圈。绕制完毕后,在换向器升高片的外侧将钩置在假钩上的漆包线剪断,再将两根漆包线的端部铆压进升高片的槽体中,之后采用点焊焊接使两根漆包线的端部与换向器相导通。这种手工辅助的半自动方式绕制出来的转子线圈存在着很多不足,最主要的是漆包线在换向器上每槽均剪断,在点焊时难以保证一上一下的两根漆包线均能与换向器焊接牢靠,形成虚焊的几率较大,造成转子线圈废品率较高;其次是每绕制一个沟槽就必须绕脖颈处“α”形绕制一圈和剪掉钩置在假钩上的漆包线,造成漆包线原材料的浪费,使得生产成本提高很多;还有就是绕制工序繁杂,劳动强度高,难以保证绕制质量的稳定一致,生产效率低下,也会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折线不带钩、卡槽式自动转子绕线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对折线不带钩、卡槽式自动转子绕线机,包括工作台板,工作台板的主轴支架上设置有分度主轴,分度主轴由设置在主轴支架上的分度电机驱动,工作台板的绕线机构支架上设置有绕线机构,所述分度主轴上面的主轴支架上设有上气缸固定板,分度主轴下面的主轴支架上设有下气缸固定板;所述上气缸固定板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护线块、压线头、铆线头和剪刀,护线块、压线头、铆线头和剪刀的端部均朝向分度主轴设置,相对地在下气缸固定板上也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护线块、压线头、铆线头和剪刀,护线块、压线头、铆线头和剪刀的端部均朝向分度主轴设置;所述绕线机构支架通过支座设置在工作台板上,其上的绕线机构包括设置在绕线机构支架上的飞叉主轴,飞叉主轴由设置在绕线机构支架上的飞叉电机驱动,飞叉主轴的前端设置飞叉,飞叉主轴端部向前延伸设置连接套,连接套上设置护头;所述分度主轴与飞叉主轴的轴线相互垂直并设置在同一平面上,飞叉主轴的轴线设置在分度主轴端部所夹持的转子铁芯长度方向的中心。所述剪刀设置在转子换向器的上下两侧,所述铆线头设置在换向器升高片的上下两侧,所述压线头设置在换向器与转子铁芯之间的细脖上下两侧,所述护线块设置在转子铁芯的上下两侧;所述护线块、压线头、铆线头和剪刀分别经由护线块导杆、压线头导杆、铆线头导杆和剪刀导杆设置在上气缸固定板和下气缸固定板上,并分别由设置在上气缸固定板和下气缸固定板外侧的气缸驱动。所述工作台板的前端设置有送料架,送料架上的托架正对分度主轴,托架的弧形面上设置定位凸棱。所述飞叉基部与飞叉相对另一侧的基体上设有飞叉小轴,飞叉小轴的内侧端设置飞叉带轮,飞叉小轴的外侧端设置飞叉主轴带轮。
本实用新型左右两侧的绕线机构中,两个飞叉相对旋转,同时绕制两个沟槽,绕制速度可以高达2500r/min,绕制效率高,又能增加整机运行的平稳性。绕制过程中,漆包线在被铆压进换向器升高片沟槽中后自动对折而无需剪断,一个转子绕组线圈利用两个飞叉采用两根线同时一次性绕到底,除了端部和尾部需要剪断外,不产生剩余线头,并采用直接卡线绕法,省去了原传统的α绕线法头部须绕一圈的漆包线,节约了原材料,在换向器升高片沟槽中是一根漆包线对折过来的,在点焊时大大降低了转子虚焊的产生,减少了废品的产生。整个绕制过程一次完成,从转子送入、绕线模夹紧、关安全门、对第一槽卡压线、绕线、转子分度换槽、中间头对折卡线压线、最后槽卡线压线剪线、退绕线模、开安全门取转子全过程一次完成,转子线圈绕制质量稳定统一。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双飞叉对称绕制,绕组质量对称分布,动平衡性好,机器有手动和自动、单步和连续可选择,手动单步功能,便于调试和观察每步运行情况,自动连续功能为充分发挥其效能的使用,绕线速度在0~2500r/min可设定,转子槽数和绕线匝数可设定,机器人机界面液晶触摸屏显示绕线参数,清晰醒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托架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侧绕线机构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洪豪,未经周洪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5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码锁信箱
- 下一篇:多功能起垅施肥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