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锡熔化槽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8501.2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4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章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章信 |
主分类号: | B23K3/06 | 分类号: | B23K3/06;B23K3/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俊清 |
地址: | 31700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锡 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锡熔化槽,特别是用于电器件的引脚与电线焊接的焊锡熔化槽。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在各种节日和聚会中大家越来越多的使用米泡式满天星彩灯来装饰,营造气氛。米泡式满天星彩灯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但是米泡生产出来后,加工成串的工艺过程复杂,还没有专业的机器来加工,如夹线、切线、拨线、焊接、夹绝缘块和套热缩管等过程,基本靠人工生产,效率很低。本发明人经过两年多的摸索,针对米泡式满天星彩灯的加工,设计出一系列的专用装置,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米泡引脚不能自动焊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器件的引脚与电线焊接的焊锡熔化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焊锡熔化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焊锡槽和一加热器,加热器位于焊锡槽的中部水平加热器壳体部分内或下部垂直加热器壳体部分内或在焊锡槽的下方。
焊锡槽的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顶部两侧壁具有斜面。
加热器为电加热器或火焰加热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焊锡熔化槽,可实现机械操作,不需再用人工逐个焊接,大大提高了焊接的效率和焊接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焊锡熔化槽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焊锡熔化槽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焊锡熔化槽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焊锡熔化槽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焊锡熔化槽第三个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焊锡熔化槽工作状态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焊锡熔化槽10包括一焊锡槽11和一电加热器12。
焊锡槽11包括一上部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13、一中部水平圆筒形加热器壳体部分14和下部两长方形紧固板部分15。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13、水平圆筒形加热器壳体部分14和两长方形紧固板部分15为一体结构。
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13顶部两侧壁加工有斜面18,便于在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13顶部放置要进行焊接的电器件的引脚或导线。
水平圆筒形加热器壳体部分14可以是两端敞开的,也可以是一端敞开的,一端封闭的。
两长方形紧固板部分15之间具有一定缝隙。
使用时,将焊锡放入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13的槽16中,将电加热器12装在水平圆筒形加热器壳体部分14的孔17内,固定加热器12。给电加热器12通入电流,槽16中的焊锡受热熔化,在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13顶部形成向上凸起的焊锡泡,将要进行焊接的导线和米泡的双脚瞬时放入凸起的焊锡泡中,在助焊剂的作用下完成焊接。
为了使电加热器12与孔17的壁很好地接触,提高传热效果,可通过拧紧螺栓19缩小孔17的孔径。
电加热器12是各种公知的电加热棒。
图2所示的槽16为长方形,也可以为椭圆形。
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焊锡熔化槽20包括一焊锡槽21和一电加热器22。
焊锡槽21包括一上部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23和一下部垂直圆筒形加热器壳体部分24。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23和下部垂直圆筒形加热器壳体部分24为一体结构。
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23顶部两侧壁加工有斜面28,便于在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23顶部放置要进行焊接的电器件的引脚或导线。
垂直圆筒形加热器壳体部分24的下端是敞开的。垂直圆筒形加热器壳体部分24的壁上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一定位螺钉29。
使用时,将焊锡放入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23的槽26中,将电加热器22装在垂直圆筒形加热器壳体部分24的孔27内,拧紧定位螺钉29,给电加热器22通入电流,槽26中的焊锡受热熔化,在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23顶部形成向上凸起的焊锡泡,将要进行焊接的导线和米泡的双脚瞬时放入凸起的焊锡泡中,可迅速完成焊接。
电加热器22是各种公知的电加热棒。
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焊锡熔化槽30包括一焊锡槽31和一火焰加热器32。
焊锡槽31包括一上部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33和一下部垂直支架部分34。水平长方形槽体部分33和下部垂直支架部分34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章信,未经徐章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8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