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摇摆式滑板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8577.5 | 申请日: | 2006-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9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留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留香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B62K15/00;B62M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31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式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特别是一种通过摆动产生前进动力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滑板车作为一种集健身及娱乐活动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器械受到了众多青少年的青睐,行进时,双手紧握车把,一只脚踩在踏板上一只脚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不间断滑行,从而达到健身和娱乐的目的;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却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其缺点可归纳如下:一是此运动方式只能单脚发力后蹬,身体平衡要求高,运动速度时快时慢,运动不流畅,运动过程中平衡性差;二是双脚不能协同发力,得不到平衡协调锻炼的机会,易引起发育不均匀;三是运动时单脚发力后蹬,前进方向不易控制。为此,许多科研机构、生产厂家及有识之士不断地进行了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较好的改进办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滑板车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平衡性能佳、整体协调锻炼功能性好、并可利用人体摆动产生持续滑行前进动力的摇摆式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车把、前叉主管、前叉支架和前轮,所述的前叉支架上设有连接叉头,连接叉头两侧分别铰接左、右脚管,左、右脚管的铰接处各自设有扇形齿轮并相互啮合,左、右脚管上分别固定有踏板,左、右脚管的端部分别设有向后沿伸的万向后轮支架,后轮设置在后轮支架上。
为了便于控制左、右脚管的开合摆幅以及降低噪声,所述的左、右脚管的扇形齿轮上设有上、下限位减震块。
为了便于包装运输及收藏,所述的连接叉头铰接在前叉支架,连接叉头上设有折叠装置。所述的折叠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叉头折叠孔上的定位轴组件,设置在前叉支架上的弧形槽,以及弧形槽两端的定位孔和折叠孔,定位轴组件由拉环、弹簧套、弹簧、定位销组成。
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能,所述的后轮上设有刹车装置,车把上设有刹把,刹把通过软索与刹车装置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利用双脚反复摆动,使左、右脚管反复打开或合拢,驱动左、右脚管上的后轮向前滚动,使扭腰、摆臀、脚蹬运动同时进行,达到健身锻炼、娱乐、运动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行进速度均匀、整体协调性好、娱乐性和趣味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叉头及前叉支架部位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右脚管合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右脚管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滑板车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车把1、前叉主管2、前叉支架3和前轮4,所述的前叉支架3上设有连接叉头5,连接叉头5两侧分别铰接左、右脚管6、7,左、右脚管6、7的铰接孔内依次装有上轴承54、轴承挡圈55及下轴承54,连接片56固定在连接叉头5上,左、右脚管6、7通过销轴57及固定在销轴57上的螺钉53铰接在连接叉头5及连接片56上,左、右脚管6、7的铰接处各自设有扇形齿轮并相互啮合,左、右脚管6、7上分别固定有踏板8,左、右脚管6、7的端部分别设有向后沿伸的万向后轮支架101,后轮10设置在后轮支架101上。所述的左、右脚管6、7的扇形齿轮上设有上、下限位减震块62,通过扇形齿轮及限位减震块62可有效控制左、右脚管6、7打开或合拢的摆动幅度,消除相互接触时发出的噪声,如图3和图4所示。
为了便于包装运输及收藏,所述的连接叉头5通过销轴521及销轴螺钉522铰接在前叉支架3的铰接孔31上,连接叉头5上设有折叠装置。所述的折叠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叉头折叠孔58上的定位轴组件51,设置在前叉支架3上的弧形槽,以及弧形槽两端的定位孔33和折叠孔32,,定位轴组件51由拉环511、弹簧套512、弹簧513、定位销514组成,当定位销514插在定位孔33内时,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当定位销514插在折叠孔32内时,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状态,如图5所示。
为了提高行车时的安全性能,所述的后轮10上设有刹车装置9,车把1上设有刹把11,刹把11通过软索与刹车装置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留香,未经吴留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8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