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抹子手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8899.X | 申请日: | 200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3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叙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叙桃 |
主分类号: | E04F21/16 | 分类号: | E04F21/16;E04F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105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抹子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对木抹子结构的改良。
技术背景:
目前在我国土建施工中,对墙面以及地面的装饰过程中,人们通常使用木抹子手工操作,但传统的木抹子的手柄及抹板都是由木头制造而成,然后通过铁钉或螺丝将手柄固定在抹板上。这种木抹子其手握不舒服,且在使用中,抹板容易磨损,而铁钉就会露在外面,施工中会对地面或墙面造成滑痕。也有抹子采用塑料整体注塑而成,该抹子手握舒服,但其太脆,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碰撞后容易断裂。另外也有人采用塑料抹子手柄,用强力胶将手柄固定在木抹板上,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601287Y,名称为一种新型的塑料木抹子,公开了一种新型抹子,该抹子由凹型塑料柄,木板,强力胶,半圆弧片等部件组成,在凹型塑料柄底板上涂上强力胶与木板粘接,把半圆弧片粘接在凹型塑料柄两侧,使凹型塑料柄的手握处成椭圆形。该抹子手柄下端并不封闭,使用中水泥容易粘在手柄下端处,水泥的热胀冷缩容易造成手柄断裂,且这种结构的抹子装配比较复杂,用模具制造成型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木抹子抹板磨损后,外露铁钉容易在施工中造成滑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塑料手柄和木抹板相连而成的新型抹子。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整体用塑料注塑而成的抹子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使用中容易断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塑料手柄和木抹板相连而成的新型抹子。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塑料手柄木抹子的手柄下端不封闭,容易进水泥,水泥的热胀冷缩容易造成抹子手柄下端破裂,且该抹子装配复杂,模具制造成型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下端封闭的,不易破裂,装配简单的新型抹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抹子,包括手柄,在抹子手柄的端部安装有抹板,所述手柄为一桥状整体结构,手柄两端连接柱为一封闭柱体,手柄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其上设有与开口相应的盖板,盖板固定于开口上,组成一个封闭中空的整体。该手柄两端连接柱之间距离为7cm-9cm。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握柄处内腔里设有若干个与桥状的主体结构相垂直的加强筋;并在连接柱底端设有一圆形阻挡片。所述加强筋一般为两个,设置在手柄握处,增加了手柄握处的强度,使其不易变形或破裂。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挡片的面积要大于手柄两端柱体横截面面积。在手柄端部形成一卡体状,在与抹板装配是,可以采用在卡体上再浇一层强力胶或其他粘接填充物,使得手柄卡置于抹板中,更加牢固不易掉落。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木板上设有与阻挡片大小相应的圆孔,手柄两端分别镶嵌于圆孔中,通过强力胶将手柄固定于木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封盖板两端各设有一卡头,该卡头连接在封盖板内侧,呈一阶梯状。该封盖板呈一弓形,将其装置于手柄上时,其两端的卡头顶置于手柄开口处内壁,且封盖板向两边有一张力,使封盖板牢固的镶嵌在手柄上端开口处,再在封盖板与开口接合处涂上强力胶,使封盖板与手柄成为一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上表面呈一弧形,其下端呈一方反向的弧形,形成一握体。该设置使使用者握得更加舒服,并更容易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可以为塑料柄、橡胶柄、或金属柄。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抹板也可以是塑料板、PVC板、胶合板、橡胶板或金属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挡片的直径为30mm-60mm。
本实用新型具备手握舒服,装配简单,用模具制造成型成本低,结构合理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柄的一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柄的一种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柄的一种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柄的一种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柄局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手柄、封盖和抹板所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叙桃,未经杜叙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88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