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耕刀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9133.3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67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颜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志江 |
主分类号: | A01B33/10 | 分类号: | A01B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10浙江省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耕刀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耕刀。
(二)背景技术
旋耕刀是农业上常用的松土机械。通常的旋耕刀都是将刀片固定在相应的固定架上,刀片上具有正切刃和侧切刃,GB/T 5669-1995规定了旋耕刀的尺寸、材料和技术要求,但当前的旋耕刀在尺寸上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工作效率较低,因而旋耕刀的形状尺寸仍然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的旋耕刀。
所述的旋耕刀,包括刀轴、安装在刀轴上的刀片固定架,与所述刀片固定架固定连接的旋耕刀片,所述的旋耕刀片具有正切刃和倾切刃,
所述正切刃和倾切刃的刃部宽度为刃口厚度的1.6~3.5倍;
所述侧切刃的包角θ为37°;
所述侧切刃的起始半径为R1为125mm;
所述旋耕刀片端部两端点的回转半径R2、R3分别为225mm、245mm;
所述侧切刃终点回转半径与弯折线的夹角α为42°-52°;
所述正切刃的弯折角β为120°;
所述旋耕刀片的工作幅宽b为45-50mm。
进一步,所述的旋耕刀片沿刀轴轴向对称地设置二组,每组旋耕刀片包括设置在刀轴外侧的外弯刀片、内弯刀片,以及设置在刀轴内侧的外弯刀片。
再进一步,每组旋耕刀片包括设置在刀轴外侧的二个外弯刀片和二个内弯刀片,以及设置在刀轴内侧的四个外弯刀片,各刀片沿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的旋耕刀片与所述刀片固定架铆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旋耕刀片尺寸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其结构更为合理,内弯刀片与外弯刀片相互配合,耕作效率大大提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旋耕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旋耕刀的侧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1、图2,一种旋耕刀,包括刀轴1、安装在刀轴上的刀片固定架2,与所述刀片固定架固定连接的旋耕刀片,所述的旋耕刀片沿刀轴1轴向对称地设置二组,每组旋耕刀片包括设置在刀轴外侧的二个外弯刀片3和二个内弯刀片4,以及设置在刀轴内侧的四个外弯刀片5,各刀片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旋耕刀片与所述刀片固定架通过铆钉6铆接。
所述的旋耕刀片具有正切刃7和倾切刃8,所述正切刃7和倾切刃8的刃部宽度为刃口厚度的1.6~3.5倍;
所述侧切刃8的包角θ为37°;
所述侧切刃8的起始半径为R1为125mm;
所述旋耕刀片端部两端点的回转半径R2、R3分别为225mm、245mm;
所述侧切刃8终点回转半径与弯折线的夹角α为42°-52°;
所述正切刃7的弯折角β为120°;
所述旋耕刀片的工作幅宽b为45-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志江,未经颜志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9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通信系统室外基站用光缆连接器
- 下一篇:磨块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