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传感功能的压力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1279.1 | 申请日: | 2006-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杰 |
主分类号: | G01D5/16 | 分类号: | G01D5/16;G01L21/00;G01L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20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传感 功能 压力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压力容器内真空压力(真空度)的压力表,尤其是具有传感功能的压力表。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内的真空压力(真空度)都要采用压力表来检测,将其真空压力以真空度的读数形式反映出来,以供操作人员参考、判断。常用的检测压力容器真空度的压力表,由表体、带有刻度的表盘、指针等组成,由表体内的检测触发元件带动指针转动,指针转动后在带有刻度的表盘上所停留或指示的位置的相应读数,就是当前的真空度数;该读数的准确度,由其制造精度、检测元件的精度、检测元件的灵敏度等因素决定,通常都能在一定范围内检测压力容器内的真空压力。但,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压力容器真空度的压力表,都只是一个简单的检测装置,只能将当前的真空度数反映在表盘上,操作者在阅读、参考当前的真空度数后,才能决定后一步的动作,而不能根据指针转动后反映的真空度数产生连贯动作,来自动控制其他仪表或装置的后续动作。
实际上,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压力容器真空度的压力表,其指针转动的角度与在表盘上显示的真空度数是一一对应的,完全可以将指针转动的角度这样一个参数利用起来,利用指针转动时所引起的角度或位置变化,再将因该角度或位置变化而引起的电压、电阻等电信号的变化量输出到外部控制装置中,作为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就使常规的压力表具有了传感功能,能够作为自动控制元件使用。显然,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压力容器真空度的压力表,是没有传感功能,不能作为自动控制元件使用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压力表没有传感功能、不能作为自动控制元件使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传感功能的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传感功能的压力表,包括表体、表盘、指针,其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表体内设置碳膜板,指针与碳膜板接触;
碳膜板设置在表盘的上面或下面,在指针上设置弹性簧片,弹性簧片与碳膜板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能够根据指针转动时所引起的角度变化,而使碳膜板输出的电阻值发生变化,而且碳膜板输出的电阻值基本是直线变化,能够作为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使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表具有自动传感功能;
2、成本很低,输出的信号可靠;
3、指针在转动时,使碳膜板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输出呈线形变化的电阻值,使其具有了传感功能,能够作为自动控制元件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1-表体,2-表盘,3-指针,4-碳膜板,5-弹性簧片,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表,包括表体1、表盘2、指针3,表体1内设置有检测触发元件等,其受触发就带动与之相连的指针3转动,指针3转动后在带有刻度的表盘2上所停留或指示的位置的相应读数,就是当前的真空度数;以上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表,其改进之处在于:在表体1上设置碳膜板4,指针3与碳膜板4接触,指针3转动时,就相当于在碳膜板4上滑动。圆环状的碳膜板4具体可设置在表盘2的上面、下面或其内部,在指针3上设置一弹性簧片5,弹性簧片5与碳膜板4接触;当指针3转动时,弹性簧片5就随同指针3一起转动,弹性簧片5在碳膜板4上滑动。从指针3的转动性等考虑,弹性簧片5可以设置在指针3的前端、中部、尾端等部位,与指针3同轴或同轴转动就行。碳膜板4是现有技术中的电位器的一个部件,其表面均匀涂敷有碳粉层,通常是在其中央部位设置一圈碳粉层,由于碳粉层的导电性,碳膜板4有一定的电阻值,通常在1-100千欧;碳膜板4上常规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接线头,能方便地与外接信号线连接。当指针3转动时,弹性簧片5就在碳膜板4上滑动,使其电阻值发生变化,在碳膜板4上的碳粉层均匀设置的情况下,其电阻值是直线或接近直线的线形变化;用外接导线(信号线)将该电阻值变化量作为信号输送到相应控制元件、控制器件中,作为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就使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表具有了传感功能,能够作为自动控制元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杰,未经梁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1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