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测功和强化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1864.1 | 申请日: | 200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8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3/24 | 分类号: | G01L3/24;G01M15/00;G01M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发动机 强化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尤其是用于摩托车小型越野车专用发动机的功率测定、以及强化试验的固定发动机的夹具。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小型越野车专用发动机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抽样检测,以确定其性能是否稳定、发现其质量问题。性能测试中的功率测定、强化试验是最重要的性能检测,测试时需要在专用的工作台上将待测发动机进行固定,针对不同的发动机结构特点,需要专用的固定发动机的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测功和强化夹具,满足测功和强化试验的需要,并且要结构简单,装夹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发动机测功和强化夹具,其方案是,水平的底板上设置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前支撑架为两块平行竖立的支板,支板安装有螺纹套,配以一根长锁紧拉杆,长锁紧拉杆为螺杆,工作时长锁紧拉杆穿过螺纹套和发动机前悬挂点并用螺母固定,用两个螺纹套内端面夹紧发动机;后支撑架为一块竖立的板,其上横向设有两个通孔,每个通孔配一根短锁紧拉杆,短锁紧拉杆为配有手柄的螺杆,工作时两根短锁紧拉杆分别穿过发动机的上、下后悬挂点和通孔并用螺母固定,用手柄端面和后支撑架侧面夹紧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小型越野车专用发动机的三个悬挂点进行装夹,这三个悬挂点就是发动机实际的安装到摩托车上的悬挂固定点,这样装夹在测量功率和进行强化试验时具有模拟实际状态的效果,测量数据比较准确。前支撑架夹紧发动机的螺纹套为外螺纹,中间有通孔,支板与之配合为螺纹孔,安装时螺纹套拧进支板螺纹孔中,支板之间的距离比发动机的宽度大些,夹具自由状态的两个螺纹套内端面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发动机的宽度,一般刚好有发动机前悬挂点装进的间隙就行,夹紧则利用了竖直安装支板能够弹性变形的原理,长锁紧拉杆的螺母锁紧后,螺纹套内端面与发动机前悬挂点之间的间隙被消除,定位精确;这种方式夹紧力大固定牢固,并且由于螺纹套可以调节,上述安装间隙也可以调节,具有满足不同批次发动机前悬挂点横向尺寸公差的变化大的优点,也可以微调发动机的对中。后支撑架采用悬臂固定方式,简单有效。取下发动机时只需松开螺母和抽出长、短锁紧拉杆,装夹方便。
所述前、后支撑架可以先分别固定在小底板上,小底板再用螺钉固定在底板上。固定方式可以焊接,便于制造,并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底板,对于尺寸略有变化的同类发动机,可以不另外全部制造,只需更换前支撑架或/和后支撑架,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能满足测功和强化试验的需要的前提下,具有模拟实际状态的效果,只有简单几块板和用螺纹进行夹紧、调节,手工就可以操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装夹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发动机测功和强化夹具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发动机测功和强化夹具,一块水平的底板1,上设置前支撑架5和后支撑架4,前支撑架5用两块平行竖立的支板51和支板52焊接到小底板3上,两块支板51和支板52之间焊接有一块连接板53,连接板53起加强作用,小底板3用四颗螺钉固定到底板1,支板51和支板52设有螺纹通孔,孔中各安装一个螺纹套81和螺纹套82,配以一根长锁紧拉杆7,长锁紧拉杆7为螺杆,工作时长锁紧拉杆7穿过螺纹套81、螺纹套82和发动机前悬挂点,使发动机挂在长锁紧拉杆7上,一端用螺母固定,用两个螺纹套内端面a夹紧发动机前悬挂点;后支撑架4为一块竖立的板焊接到小底板2上,为了增加强度和刚度还焊接了一块加强筋41,后支撑架4上横向有两个通孔10和11,每个通孔配一根短锁紧拉杆6,短锁紧拉杆6为配有手柄的螺杆,工作时两根短锁紧拉杆6分别穿过发动机的上、下后悬挂点和通孔并用螺母固定,用手柄端面61和后支撑架4侧面夹紧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1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环保式智能打壳气缸
- 下一篇:米饭软硬控制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