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安全码识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1884.9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1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健波;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北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20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安全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识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快速检测到是否为被盗车辆的汽车安全码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识别装置主要包括车牌和发动机上打印的发动机号,汽车也只安装有防盗装置,但如果防盗装置被盗车人解开,车辆丢失后,而简单的车牌号识别标志都容易被改装,不能准确核对是否为被盗车辆。发动机号标识被印制在发动机上,也不能快速查对是否为被盗车辆。
现有汽车识别装置的缺点是:不能准确快速识别当前车辆是否为被盗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准确快速识别当前车辆是否为被盗车辆的汽车安全码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汽车安全码识别装置,包括固定在车上的明码条,其关键在于:在车窗上固定有暗码条,所述的明码条和暗码条分别与安全码识别器无线连接,所述安全码识别器由摄像头、A/D转换器U1、数据处理器U3组成,其中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U1,A/D转换器U1输出数字信号给所述数据处理器U3,由该数据处理器U3对数字信号进行鉴别。
摄像头分别识别出车辆上的明码条和暗码条,将图像信息转化为模拟信息,并发送给A/D转换器U1,A/D转换器U1将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后在发送给数据处理器U3,数据处理器U3分析、判断明码条和暗码条的数字信号后进行分类、打包,生成并输出不同的识别信号,供使用者参考。
所述暗码条是刻蚀在汽车玻璃上的字符串。
所述明码条是刻蚀在汽车玻璃上的字符串。
将暗码条和明码条刻蚀在汽车玻璃上,既达到了公开监督的效果又难以被破坏,防止简单的伪造,同时又通过安全码档案管理,确保编码的唯一性,为公安机关鉴别被盗抢车辆身份及防止车辆套牌提供了有力物证。
所述A/D转换器U1与数据处理器U3之间串接有数据压缩器U2,所述数据处理器U3双向连接有无线MODEN,该无线MODEN与远程中央数据库无线连接。
数据压缩器U2接受数据处理器U3的指令,控制摄像头的工作状态,并接受摄像头的图像数据对其进行压缩处理后,发送给数据处理器U3。
数据处理器U3输出的不同识别信号经无线MODENU4发送给远程中央数据库,远程中央数据库为现有的公安系统车辆数据信息资源库,远程中央数据库内存储有所有暗码条和明码条的数据信息对照表和被盗车辆信息,对照数据处理器U3所获取的数据信息,如果暗码条和明码条的信息不吻合,或者有被盗窃记录,中央数据库将该信息无线发送给无线MODEN,数据处理器U3识别并发出异常信号给外部的显示机构,暗码条和明码条的信息相吻合,数据处理器U3发出正常信号外部的显示机构,所述外部的显示机构为现有技术,供使用者参考,判别出当前车辆是否为被盗车辆。
所述摄像头设置有输出端AV与所述A/D转换器U1的输入端AI连接,该A/D转换器U1的输出端VPO0、VPO1、VPO2、VPO3、VPO4、VPO5、VPO6、VPO7分别与所述数据压缩器U2的输入端SVID9、SVID8、SVID7、SVID6、SVID5、SVID4、SVID3、SVID2连接,所述数据压缩器U2的输出端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6、DATA7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器U3的输入端GBP6、GBP4、GBP3、GBP1、GBP0、GBP8、GBP10,所述数据处理器U3的输入、输出端TXD1、RXD1与所述无线MODEN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可以准确快速识别当前车辆是否为被盗车辆的汽车安全码识别装置。既达到了公开监督的效果又难以被破坏,防止简单的伪造,同时又通过安全码档案管理,确保编码的唯一性,为公安机关鉴别被盗抢车辆身份及防止车辆套牌提供物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摄像头、A/D转换器U1、数据压缩器U2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数据处理器U3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无线MODEN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在车窗上明码条和暗码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北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北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1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露天矿电动轮自卸车用电动轮
- 下一篇:柜员机按键盘遮蔽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