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孔内倒角专用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1931.X | 申请日: | 200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尹明善;王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6 | 分类号: | B23B27/06;B23B29/12;B23B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7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角 专用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内倒角专用刀具,用于壳体类零件的孔内倒角加工。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左曲轴箱盖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盖体8内设有磁电机定子组合安装台阶8a,盖体8上开有供磁电机定子组合输出线穿出的通孔8b,因左曲轴箱盖内存有机油,所以磁电机定子输出线上带有橡胶密封塞。为便于装配并保证密封,图1所示左曲轴箱盖上通孔8b的下部要求要有一个倒角8c。一般而言,摩托车发动机左曲轴箱盖上通孔8b的孔径大小为φ14mm,该通孔8b下部的倒角8c为1.5mm×45°。摩托车发动机左曲轴箱盖等壳体类零件的孔外倒角加工方法较简单,但对于有密封要求的孔内倒角,如采用传统方法加工则较复杂,也不能满足高效益、高质量和低成本要求。
传统用于孔内倒角的刀具结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刀杆1上开设一宽度为4mm左右的异形槽6,采用一个M5的螺孔垂直穿过异形槽6两侧,将磨好的倒角刀片2放入异形槽6中,用螺钉7从第一刀杆1一侧旋入异形槽6并穿过倒角刀片2上的安装孔,这样就将倒角刀片2装夹在刀杆异形槽6内,倒角刀片2可绕螺钉7在一定范围内旋转。
当需要进行倒角加工时,先将刀具在台钻上装夹好,并将倒角刀片置于图4所示非工作状态,使倒角刀片完全位于异形槽内,同时将倒角刀杆下部伸入图1左曲轴箱盖上的φ14mm通孔8b中,再用手工将倒角刀片2扳到图3状态,使倒角刀片2的刀尖伸出异形槽6,刀片2处于工作状态,此时让刀片2靠紧图1中孔口(否则刀片又回到图4状态),开动钻床,便可进行倒角加工,加工完毕后,再次将倒角刀片2恢复到图4状态,刀杆下部便可从左曲轴箱盖φ14mm通孔中顺利退出。如采用全手工倒角时,可在刀杆上端加一手柄,方法同机加工,不过倒角表面质量会比机加工差。
利用传统刀具进行孔内倒角的缺点是:
1、倒角刀片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转换复杂,完全靠手工来进行,特别是倒角刀杆下部伸入孔中后,倒角加工前,由于空间及视线原因,刀片要进入工作状态时,手工操纵很困难。
2、刀片处于浮动状态时易发生抖动,倒角表面质量难以保证,废品产生几率较大;另一方面刀片易出现损坏现象。
3、操作复杂,对操作者的加工经验要求相当高,难以形成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倒角刀片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简单的孔内倒角专用刀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孔内倒角专用刀具,包括第一刀杆和刀片,其关键在于:在第一刀杆的底面向上沿其轴心线方向开有偏心孔,该偏心孔的中心线偏离第一刀杆的轴心线,并且偏心孔内装有第二刀杆;所述第二刀杆下端伸出第一刀杆底面的部位安装刀片,在第二刀杆的上部装有拨动螺钉,该拨动螺钉的外端从第一刀杆外圆周面上的拨槽中穿出,当拨动螺钉在拨槽内移动时,拨动螺钉带动第二刀杆相对于第一刀杆旋转,使刀片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刀杆相对于第一刀杆偏心设置,使得刀片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时可通过控制拨动螺钉在拨槽内移动来轻松实现。即,当拨动螺钉位于拨槽的一端时,刀片的刀尖不超出第一刀杆的外圆周面,刀片处于非工作状态;将拨动螺钉拨到拨槽的另一端时,拨动螺钉带动第二刀杆,使第二刀杆及刀片相对第一刀杆旋转,刀片的刀尖伸出第一刀杆的外圆周面,刀片处于工作状态。在进行壳体类零件孔内倒角时,拨动螺钉位于壳体外,这样刀片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简单、快捷,不会受空间及视线因素的限制,从而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适宜于批量生产。
作为改进,上述第二刀杆的下端开有刀片安装孔,刀片位于该安装孔中,由从第二刀杆底面穿入的紧固螺钉锁紧。这样刀片在工作时不会发生抖动,保障了倒角表面的质量,有效降低了废品率,并且刀片不易被损坏,其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作为另一种改进,上述拨槽位于第一刀杆中部,且垂直于第一刀杆的轴心线,拨槽呈扇形,其弧度为120~145°。拨槽的弧度过大,会影响第一刀杆的强度;过小则刀片的刀尖不能完全伸出第一刀杆的外圆周面,以120~145°为最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壳体类零件的孔内倒角加工,倒角刀片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可在壳体类零件外面进行,并且转换操作既简单又快捷,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特别适宜于批量生产;倒角刀片在工作时不会发生抖动,在防止刀片被损坏的同时,有效保障了倒角表面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摩托车发动机左曲轴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19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供应器的过电流保护电路
- 下一篇:低压产气田井口紧急关断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