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带起动杯的飞轮主动盘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1932.4 | 申请日: | 200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2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尹明善;付元才;唐常谨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5/02 | 分类号: | F02N15/02;F16F15/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7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 飞轮 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油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带起动杯的飞轮主动盘。
背景技术
汽油机用飞轮主动盘一般为铸铁整体件,具有一外环和一弧形端面,在主动盘外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凹槽,以供安装磁钢;主动盘端面的中央开有锥形轴孔,轴孔的孔壁朝着外环的方向延伸,形成轴套。这种铸铁结构的主动盘存在加工余量大,散热差,生产效率低,加工污染环境等不足,若装上磁钢和起动杯,组成飞轮,主动盘强度薄弱的部位容易崩裂,使飞轮报废;并且飞轮的重量重、惯性大,制动时间需要4~5秒,若用于草坪机上,满足不了飞轮制动时必须在3秒内停下来的相关要求。为减轻重量,有的飞轮采用铝合金将主动盘、起动杯等整体铸造成型,但是铝合金飞轮的材料成本高、强度低,其关键部位易磨损,也存在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强度有保障的自带起动杯的飞轮主动盘,以减轻飞轮的重量,缩短制动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带起动杯的飞轮主动盘,该主动盘由钢板冲压拉伸成型,具有一外环和一端面,在主动盘外环上设有供磁钢安装的容置部位;所述主动盘端面的中央开有轴孔,该主动盘端面朝着与外环相反的方向冲压翻边,形成至少2块起动齿,各起动齿在同一圆周或多边形上分布,构成起动杯,并且该起动杯的轴心线与所述轴孔的轴心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机型的需要,选取所需厚度的钢板,通过冲压、拉伸,形成具有外环和端面、并带有起动杯的主动盘,与背景技术的铸铁结构相比,其重量减轻了1/3左右,惯性相应大大减小,使得由该主动盘和磁钢等部件组装成的飞轮在制动时3秒内就能完全停止转动,满足了草坪机的相关要求。由于主动盘采用钢板为原料,强度较铸铁或铝合金结构大大增强,主动盘不易磨损,从而有效延长了飞轮的使用寿命。主动盘自带起动杯,取代了背景技术中分体式起动杯的功能,这样不仅加工更加容易,而且节约了大量材料,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改进,上述主动盘端面朝着与外环相反的方向冲压翻边,形成3~12块弧形起动齿,各起动齿在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构成起动杯。
作为另一种改进,上述主动盘端面朝着与外环相反的方向冲压翻边,形成3~12块起动齿,各起动齿在同一正多边形上均匀分布,构成起动杯。
不管起动齿在圆周上均匀分布还是在正多边形上均匀分布,均能保证各起动齿在起动时受力均匀,这样既保障了起动效果,又有效防止了因受力不均而发生的变形及折弯。
为了便于冲压,并达到更好的起动效果,上述起动齿为长条片状结构,并垂直于主动盘端面,两相邻起动齿之间具有间距。
为进一步增强起动杯的刚性,上述起动齿的外端向两侧延伸出凸耳,起动齿呈“”形,两相邻起动齿上位于内侧的两个凸耳之间面接触。
上述供磁钢安装的容置部位为主动盘外环上朝着其中心方向冲压形成的凹槽,该凹槽的底面开有安装螺孔。安装磁钢时,磁钢位于凹槽内,由螺钉固定。凹槽可根据磁钢的形状冲压成型,其结构简单,形状、尺寸的一致性较好,凡是冲压能够形成的形状、尺寸均能够实现。
上述供磁钢安装的容置部位为主动盘外环上所开的缺口。安装磁钢时,在缺口的内侧固定一支架,磁钢安装在该支架上,由压板压紧,压板的形状与缺口相适应,并通过螺钉与磁钢和支架固定。这样可以方便、快捷地安装某些形状、尺寸特殊的磁钢,满足了不同的需要。
上述主动盘端面上轴孔的孔壁朝着外环的方向延伸,形成轴套。轴套与主动盘为一体结构,不仅加工更加简单,而且成本更低。
1、它能取代铸铁或铝合金主动盘及起动杯结构,用于小型通用汽油机上,使用范围广泛。
2、主动盘以钢板为原材料,使整个飞轮的重量较轻,惯性较小,在制动时3秒内就能完全停止转动,满足了用于草坪机的相关要求。
3、钢质结构较铸铁和铝合金结构而言,强度及耐磨性更好,主动盘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4、主动盘的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5、主动盘自带起动杯,其加工容易,并且节约了大量原材料,进一步降低了飞轮的制造成本。与铸铁结构相比,其成本降低了35%左右;与铝合金结构相比,其成本降低达6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安装轴套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1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栅极根部缺陷与MOSFET器件性能相关性的仿真方法
- 下一篇:激光切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