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释电子胶囊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1977.1 | 申请日: | 200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9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皮喜田;刘洪英;郑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M31/00;A61K9/48;A61B5/0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释电子胶囊,特别涉及一种向消化道中释放药物的装置,用于在动物或人体的消化道遥控缓释放物质,如药物、食物、标记物等。
背景技术:
遥控电子胶囊是一种基于微机械电子技术的药物释放系统,可以通过体外遥控,控制药物在消化道的释放时间及释放位置,在临床治疗、药物消化道吸收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中国专利CN1600279A中、CN1209997B中,均公开了遥控电子胶囊的方案,但是上述方案均只能一次性的将药物快速释放入消化道,这种释药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次性的将药物释放入消化道中,药物快速吸收,容易形成药物吸收峰,这突然升高的血液药物浓度,容易产生副作用,对于获得好的治疗效果而言,一个持续的相对稳定的药物释放速率是非常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具有缓释功能的缓释电子胶囊,在具有体外遥控功能的同时,实现药物在消化道中以较为缓慢的速度释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释电子胶囊,包括胶囊外壳、遥控驱动机构、药物释放通道机构,所述的缓释电子胶囊中包括一个固体药物片芯,该药物片芯包含了待释放药物,药物片芯的一端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圆柱体形或者圆锥体形的凸起机构,凸起机构为水溶性材料或者与药物片芯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凸起机构正对于药物释放通道机构,药物释放通道机构打开后的通道直径大于凸起机构的直径,药物片芯作为一个整体不能通过药物释放通道机构,遥控驱动机构接收到外界发出的遥控信号后,产生一个驱动力,驱动力施加于药物片芯上,药物片芯向具有药物释放通道机构的一端运动,凸起机构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打开药物释放通道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药物释放通道机构方案为:所述的缓释电子胶囊的外壳的一端有一个或者多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直径在0.5mm-6mm之间,通孔的长度在0.5mm-5mm之间,通孔中塞有密封塞,密封塞与通孔的壁构成密闭配合,密封塞与通孔壁的摩擦力在1-5牛顿之间,密封塞与通孔构成缓释电子胶囊的药物释放通道机构。药物片芯上具有与通孔数量相等的凸起机构,凸起机构的长度不大于通孔的长度,凸起机构为直径小于通孔的圆柱体、或者圆锥体,药物片芯上的凸起机构正对通孔并且轴线重合,遥控驱动机构接收到外界发出的遥控信号后,产生驱动力,驱动力施加于药物片芯上,药物片芯向通孔端运动,凸起机构插入通孔,并将密封塞推出,从而打开通道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为:所述的缓释电子胶囊吞服进入消化道以后,使用者通过定位跟踪或者时间计算等方法,确定何时触发电子胶囊,使用者发出遥控释药信号后,缓释电子胶囊中的遥控驱动机构接收到外界发出的遥控信号后,产生一个驱动力,通常为释放一个压缩的弹簧,驱动力施加于药物片芯上,药物片芯向一端运动,凸起机构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打开药物释放通道机构,例如将密封塞推离外壳、或者将密封膜刺破,凸起机构与消化道相接触,凸起机构逐渐为消化道液体所溶解,随后,药物片芯通过药物释放通道机构与消化道相通,药物片芯逐渐溶解,由于药物片芯崩解的药物只能通过通孔与消化道相通,通过控制通孔的尺寸,如控制通孔的直径与长度,从而可以形成不同释放速率的药物缓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具有缓释功能。本实用新型不仅具备体外遥控释药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实现药物的缓
慢释放,实现更为平稳的药物浓度。
2、结构精简,易于批量生产。本实用新型通过药物片芯与药物释放通道机构的组合设计,
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药物缓释功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易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缓释电子胶囊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具有密封塞结构的缓释电子胶囊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具有密封塞结构的缓释电子胶囊的药物释放通道机构打开示意图。
图4是具有密封塞结构的缓释电子胶囊的药物释放过程示意图。
图5是具有密封塞结构的缓释电子胶囊的药物完全释放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具有两个凸起机构的缓释电子胶囊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6中:
1—胶囊外壳,2-遥控驱动机构,3-药物片芯,4—凸起机构,5-通孔,
6—密封塞,7—电池,8—电路模块,9—发热电阻,10—尼龙线,
11-弹簧,12-驱动板,13-驱动机构外壳,14—肠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1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法兰的铸型尼龙管道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解铜粉的电解液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