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膜分离式分灰除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4762.5 | 申请日: | 2005-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易化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化淼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A47L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5***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式分灰 装置 | ||
本申请是一种分灰储灰装置的分案,原申请名称:一种分灰储灰装置,申请号:200520033742.0,申请日:2005年4月4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灰吸尘系统的分灰除灰装置,设置在吸尘器和吸尘刷之间的水膜分离式分灰除灰装置。
技术背景
某公司按专利号:ZL00259947.3生产的真空吸尘刷的黑板真空吸尘装置为一种黑板吸尘刷。该实用新型主要由黑板刷、吸尘口、吸尘弯管组成,吸尘弯管与吸尘器相连。在吸尘器引风机的作用下,粉尘被黑板吸尘刷刷下由吸入口吸入,然后通过弯管被吸尘器吸走。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功能和结构,为弯管下端有一端能任意弯曲的软管与吸尘器相连。在吸尘器引风机的作用下,黑板刷刷下的粉尘伴随空气吸入口吸入,再过弯管、软管被吸尘器吸走。
该真空吸尘装置的刷头在使用中存在缺点:该实用新型主要由黑板刷、吸尘口、吸尘弯管组成,吸尘弯管与吸尘器相连。在吸尘弯管与吸尘器之间只用一根软管相连,没有任何其他装置,实践使用中被刷落的粉尘通过吸尘弯管进入吸尘器,聚集在吸尘器滤袋内。由于吸尘器内的滤袋小,教学擦黑板粉尘量大,很快被装满吸尘器滤袋。结果使阻力增大,噪音加剧,乃至电机发热损坏。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清除粉尘才能继续使用,若遇上课板书教学急用时刻该装置无法使用,在此关键时刻必须停机清除粉灰,影响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灰真空吸尘系统的分灰除灰装置。所述粉灰真空吸尘系统包括由吸尘刷、连接软管、分灰除灰装置和吸尘器依次相连接组成。所述分灰除灰装置由粉灰分离器和粉灰存灰器组成,粉灰分离器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离心分离式分灰除灰装置,另一种是水膜式分灰除灰装置。
本实用新型水膜分离式分灰除灰装置,技术要点是利用水对粉灰的吸附力来实现气、灰分离。水膜分离式分灰除灰器包括:吸入口管、圆筒、吸出口管、滤网、滤网布筒、存灰器和水组成,吸入口管安装在圆筒壳体的中央垂直向下位置,吸入口管外端接吸尘刷,吸入口管内端与滤网、滤网布筒相连,滤网布筒伸入水面与水接触,吸出口管连接在圆筒的上部位置,存灰器通过螺纹与圆筒相连接,存灰器用透明材料制造,存灰器内注入适量水,滤布筒被水润湿形成水膜。
当粉灰真空吸尘系统工作时,强大气流夹带粉灰通过吸入口管沿吸入口管直下,一部分粗大粉灰垂直向下落入水中,另一部分细小粉灰被滤网、滤网布筒上所形成的水膜吸附,最后也被气流冲带入水中,气体透过滤网、滤网布筒进入圆筒壳体腔内,部分空气冲入水中鼓泡逸出水面,形成水雾飞溅于圆筒壳体内,圆筒壳体腔内的水雾也将吸附微细粉灰落入水中,在分灰除灰腔内由于水的存在所形成的水雾、水膜吸附粉灰实现气、灰分离,除灰后的气体(空气)通过吸出口管被导出,从而实现气、灰有效分离。存灰器与圆筒壳体之间由螺纹连接,清灰时卸装方便,存灰器由透明材料制造,便于观察存灰器内粉灰结存数量,及时清除。
采用水膜分离式分灰除灰装置,粉灰通过水的吸附力被分离留在存灰器中,避免粉灰带入吸尘器内结集,保证粉灰吸灰系统气流畅通,保护吸尘器电机不使发热损坏,本装置清灰方便,在清除粉灰时,取下存灰器可用水冲洗干净,不会造成干粉四处飞扬,空气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部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膜式分灰除灰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膜式分灰除灰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水膜式分灰除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膜分离式分灰除灰装置,它能防止或减少粉灰被吸入吸尘器,因而能保护吸尘器。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水膜分离式分灰除灰装置的第一个实施方式。吸入口1安装在圆筒2的中心轴向位置,壳体圆筒2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出气通道,连接吸入口管1、出气吸出口管6、圆筒2通过螺纹3与存灰器8相连。吸入口管1的上端口连接吸尘刷,下端口连接滤网4和滤网布筒5,滤网布筒5沿长伸至水9面相接触,引水9上吸形成水膜。携带粉灰的高速气流由吸入口管1沿管壁垂直向下,大颗粒粉灰直接进入水9中、小颗粒的粉灰通过滤网4、滤网布筒5上所形成的水膜时也被吸附,漂浮细小颗粒的粉灰被飞溅的水花吸附,最后落入存灰器8中与水9混合,吸出口管6位于壳体圆筒2的上部位置,吸出口管6与吸尘器相连。存灰器8通过螺纹3与壳体圆筒2相连,存灰器8是透明材料制造。存灰器8内注入适量水9,吸附储存粉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化淼,未经易化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4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手机天线性能的手机电路板
- 下一篇:卷布染色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