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拉光动力医用激光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9122.3 | 申请日: | 200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1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屠跃珍;单焕炎;宋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电微波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20 | 分类号: | A61B18/20;A61N5/06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拉光 动力 医用 激光治疗 | ||
1、一种艾拉光动力医用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激光集成组件(I)、激光驱动电源(II)、控制系统(III)和辅助系统(IV),
其中:激光集成组件(I)包括:LD激光二极管(11)、光电探测器(12)、制冷器(13)、光学透镜(14)、温度探测器(15)、光耦系统(16)、第一光纤(17)、光纤适配器(18)、第二光纤(19);
激光驱动电源(II)包括:LD驱动电源(21)、参数实时探测显示单元(22)、温度控制电路(23)、保护电路(24);
控制系统(III)包括:触摸控制单元(31)、显示控制单元(32)、计算机控制单元(33);
辅助系统(IV)包括:开关电源(41)、保护装置(42)、直流电源(43)、冷却系统(44);
在LD激光二极管(11)和光耦系统(16)之间置有光学透镜(14),在光耦系统(16)和第二光纤(19)之间置有第一光纤(17)和光纤适配器(18);光电探测器(12)的两端分别与参数实时探测显示单元(22)的一输入端和LD激光二极管(11)的一输出端连接;由LD激光二极管(11)、制冷器(13)、温度探测器(15)和温度控制电路(23)组成温度控制反馈电路,即在LD激光二极管(11)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电路(23)的一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温度探测器(15),在LD激光二极管(11)的一输入端与温度控制电路(23)之间连接有制冷器(13),温度探测器(15)实时检测LD激光二极管(11)的温度信号,经温度控制电路(23)放大反馈给制冷器(13),用来控制LD激光二极管(11)的温度;参数实时探测显示单元(22)的两端分别与LD驱动电源(21)一输入端和温度控制电路(23)一输出端连接,LD驱动电源(21)的一输出端与LD激光二极管(11)的一输入端连接,保护电路(24)的一输出端和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温度控制电路(23)的一输出端和LD驱动电源(21)的一输出端和一输入端连接;LD驱动电源(21)的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与计算机控制单元(33)的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连接;计算机控制单元(33)的三个输入端和一输出端分别与触摸控制单元(31)、显示控制单元(32)、开关电源(41)、保护装置(42)连接;冷却系统(44)的输出端与LD激光二极管(11)的一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43)一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冷却系统(44)的输入端和开关电源(41)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艾拉光动力医用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LD激光二极管(11)选择InGaAsP材料作其半导体激光芯片,激光输出波长为635nm±1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艾拉光动力医用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集成组件(I),根据激光输出功率需要选择LD激光二极管(11)的数量,使激光集成组件(I)中第一光纤(17)的额定激光输出功率为300毫瓦、3瓦、4瓦、5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艾拉光动力医用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19)终端输出功率在0-200毫瓦、0-2瓦、在0-3瓦、0-4瓦范围连续可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艾拉光动力医用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LD激光二极管(11)的工作温度控制精度≤0.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艾拉光动力医用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17)、第二光纤(19)的光纤芯径采用φ200μm-φ600μm,光纤数值孔径采用0.22-0.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电微波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电微波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91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简易床车
- 下一篇:具有金属反射件的表面粘着发光二极管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