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田用油井井下缓蚀阻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9399.6 | 申请日: | 200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52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基;张建利;尹玉川;慕红星;汤发明;呼惠娜;邓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钻采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1/02 | 分类号: | E21B41/02;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838200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田 油井 井下 缓蚀阻垢 装置 | ||
1、一种油气田用油井井下缓蚀阻垢装置,包括上接头(1)、筛管(2)、盲接头(3)、上释放管(4)、接箍(5)、装药筒(6)、固体缓蚀阻垢剂(7)、接箍(8)、下释放管(9)、下接头(10),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筛管(2)、盲接头(3)、上释放管(4)、接箍(5)、装药筒(6)、接箍(8)、下释放管(9)、下接头(10)依次连接,装药筒(6)内装有固体缓蚀阻垢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田用油井井下缓蚀阻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筛管(2)、盲接头(3)、上释放管(4)、接箍(5)、装药筒(6)、接箍(8)、下释放管(9)、下接头(1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田用油井井下缓蚀阻垢装置,其特征在于:筛管(2)开有旁通孔的油管短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田用油井井下缓蚀阻垢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盲接头(3)、上释放管(4)、接箍(5)、接箍(8)、装药筒(6)、下释放管(9)和下接头(10)构成的一个上下端面封闭的腔体,腔体两端的上释放管(4)和下释放管(9)开有旁通孔的油管短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田用油井井下缓蚀阻垢装置,其特征在于:盲接头(3)位于筛管(2)和上释放管(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钻采工艺研究院,未经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钻采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93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