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柱形水道及烟道的卧式燃油燃气常压热水炉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1718.7 | 申请日: | 2006-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3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峰;吴辉;何国金;谢科生;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新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1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柱形 水道 烟道 卧式 燃油 燃气 常压 热水炉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油燃气常压热水炉的一种,具体是环柱形水道及烟道的卧式燃油燃气常压热水炉。
(二)背景技术:现有的燃油燃气常压热水炉绝大多数属于管板式结构。无论是立式或卧式,其换热装置都是由密布的管件与管件两端的板件焊接而成。这种热水炉换热比较充分,热效率较高,但是结构复杂,不可拆卸和组装,清灰非常困难;使用过程中在管板焊接处常常出现裂纹。出现这种故障后很难维修。九十年代中期出现了一种螺旋换热器式燃油常压热水炉。这种炉由4个立式布置且互相偏心的环柱形水套和上、下水盘及燃烧器组成。与管板式热水炉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和组装,而且重量轻,体积小,造价低等优点,热效率与管板式热水炉差不多。其缺点之一是在使用过程中,每当停火时间稍长,会在炉底出现酸性冷凝积水,从而导致炉底构件被腐蚀和螺栓联接件被锈死,发生这种情况后维修很困难;缺点之二是每次清灰时,需将炉盖和上水盘拆除才能清除干净,清灰后又要将炉子装配好,对用户来说,很难进行这种技术性维护。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柱形水道及烟道的卧式燃油燃气常压热水炉。其主要由卧式箱体的炉体、炉门、多个环柱形水套和燃烧器组成。其中的换热器由多个卧式布置的环柱形水套、炉门耐火内衬壁和垂直于水套轴线的炉体耐火内衬壁构成。炉体的内衬和炉门的内衬用棉状耐火材料填充或耐火材料板构成。每环水套的截面形状可以采用各种水流和烟气流阻力最小的环柱形截面。除外环水套外,内部每环水套的环柱一侧中部都有一个烟气口,相邻两环水套的烟气口一个朝上,另一个朝下,通过烟气口将炉膛至烟囱之间的多个环柱形烟道连通。外环水套与内一环水套之间形成炉膛和外环烟道,在内一环、内二环、内多环水套直至中心水套中,每两个水套之间的空隙构成环柱形烟道,中心水套的内孔外接烟囱。每环水套都焊有一根进水管和一根出水管,分别穿到炉体外,各环水套之间的进出水管在炉体外用水管互相连接起来,自来水通过外部进水管进入中心水套,中心水套的出水管与相邻外环水套的进水管连接,其余各环水套的出水管又与其相邻外环的进水管连接,按此方式一直连接到最外环水套的进水管,而最外环水套的出水管即为热水炉的输出水管。各环水套通过外接水管连通即构成热水炉的水道。外环水套的底面放置在与炉底焊接在一起的两块支承板上,顶面与焊在炉顶的两块定位板接合,以此实现外环水套的安装定位。在每环水套内侧的下部两端,都焊有垂直于水套轴线的支承板,用于支承相邻的内环水套。亦可以在每环水套两端内侧焊向下弯的钩,并在相邻内环水套两端对应的外侧位置焊向上弯的钩,采用下弯钩吊住上弯钩的方法来实现各环水套的安装定位。燃烧器安装在炉门外。燃烧器喷入的燃油或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炉膛燃烧后,所形成的高温烟气从外向内通过每环烟道和烟气口,最后进入烟囱并排到大气中。进入炉中的自来水从中心水套到外环水套被逐环加热升温,并从最外环水套输出热水。
本实用新型由于其结构上采用带有炉门的卧式结构,而且构成烟道和水道的多个水套的布局是各个水套的内侧下端由支承板支承相邻的内水套,或者各个水套的内侧上端用钩勾住相邻的内水套。所以相对上述现有常压热水炉而言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更简单;2)制造更容易;3)造价更低;4)不会发生现有管板式常压热水炉常出现的管板焊接处的裂纹;5)打开炉门就能很容易将在各个环形烟道的烟灰和冷凝水清除掉,克服了现有管板式常压热水炉和螺旋换热器式常压热水炉日常维护困难的缺点。
(四)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各个构件为:卧式箱体结构炉体[1]、炉门[2]、外环水套[3]、内一环水套[4]、内二环水套[5]、中心水套[6]、支承板[7]、[8]、[9]、[10]、燃烧器[11]、水套[3]与水套[4]的外接水管[12]、水套[4]与水套[5]的外接水管[15]、水套[5]与水套[6]的外接水管[13]、进水管[14]、出水管[16]、烟囱[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新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宁新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1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