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耙高浓度浓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1943.0 | 申请日: | 200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4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吕宪俊;崔学奇;邱俊;胡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宪俊;崔学奇;邱俊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耙高 浓度 浓密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无耙高浓度浓密机,采用有利于加速固体颗粒、颗粒絮团沉降的独特内部结构,实现了高效率的固液分离;采用较大的高径比和小锥角无耙卸料,有效地提高了固体排放浓度。
背景技术
固液分离是冶金、化工、轻工、食品、制药、环境治理等过程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作业,传统的浓密技术是采用普通浓密机或高效浓密机,存在设备投资大,占地面积大、浓密面积效率低、底流排放浓度低等不足。本专利所涉及的无耙高浓度浓密机与普通浓密机和高效浓密机相比,取消了耙子及其传动机构,采用了独特的切线给矿方式,增加了大喇叭口进料竖井、小喇叭口循环竖井和环形沉降锥板,增大了圆柱段的高径比,采用了小角度的卸料锥,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无动力机构、浓密面积效率高、底流浓度高达60%以上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耙高浓度浓密机,实现低浓度物料的高效、高浓度浓密和回水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是进料井为大喇叭形进料竖井(5),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物料沉降区。
二是在进料竖井(5)中间增加了小喇叭形循环竖井(6),循环竖井(6)内低浓度物料的循环量可随着进料浓度高低的变化自动调节;进料浓度低时,循环量小,随着进料浓度的增高,循环量也自动加大,因此循环竖井(6)可自动稀释进料浓度,使固体颗粒的沉降更接近于自由沉降,从而增大其沉降速度,提高浓密效率。
三是采用切线进料方式,物料通过进料管(1)沿着进料竖井(5)上部圆柱面的切线方向进入,一方面有利于物料在进料竖井(5)内的均匀分配、物料与药剂的充分混合,另一方面,物料沿进料竖井(5)内壁产生旋转流,加速了固体颗粒的沉降。
四是采用了高径比大的圆柱形结构,取消了卸料耙及其传动机构。高径比大的圆柱体段(4)有利于延长沉降时间和提高底流排放浓度,实现物料的深度浓密。
五是采用了双锥压缩区结构。上部的大锥段(8)有利于降低设备的整体高度,下部的小锥段(9)有利于高浓度底流的顺利排放。
六是在圆柱体段(4)和大锥段(8)交界处增加了环形沉降锥板(7),有利于增加沉降面积,同时对循环竖井(6)内低浓度的向上循环流和初步浓缩后物料的沉降具有导流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独特的结构设计,对进料浓度和物料性质的适应性强,可通过一段浓密达到60%以上的高浓度浓密产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纵剖面图。
图中,1、进料管2、药剂添加管3、环形溢流堰4、圆柱体段5、进料竖井6、循环竖井7、环形沉降锥板8、大锥段9、小锥段10、底流管
“————→”表示高浓度物料移动方向,“--------→”表示低浓度物料、液体移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规格可用其圆柱体段(4)直径表示,直径可从1000mm到12000mm的范围内变化。
进料管(1)管径可取圆柱体段(4)直径的1/20~1/40;药剂添加管(2)可选用1~2寸管;环形溢流堰(3)宽度可取200mm,深度可取200mm。
圆柱体段(4)高度是其直径的1.5~2倍;进料竖井(5)总高度为圆柱体段(4)高度的1/2,上部圆柱和下部圆锥的高度各占总高度的一半;进料竖井(5)上部圆柱的直径为圆柱体段(4)直径的1/5~1/4,下部圆锥喇叭口的开口大小为圆柱体段(4)直径的1/2~3/5,喇叭口的下部位置位于圆柱体段(4)高度的一半处。
循环竖井(6)总高度为圆柱体段(4)高度的1/2,其中上部圆管的高度占2/3,下部圆锥的高度占1/3;循环竖井(6)上部圆管的管口位于进料竖井(5)上部圆柱高度的一半处,其管径为圆柱体段(4)直径的1/16~1/20,循环竖井(6)下部圆锥喇叭口的开口大小为圆柱体段(4)直径的5/18~1/3。
进料竖井(5)可通过拉筋固定于圆柱体段(4)的内壁上,循环竖井(6)可通过筋板从上部固定于进料竖井(5)的内壁上。
环形沉降锥板(7)截面为正立等边三角形,边长为圆柱体段(4)直径的1/5,沉降锥的底面位于圆柱体段(4)与大锥段(8)的交界处。环形沉降锥板(7)可通过拉筋固定于上部循环竖井(6)喇叭口的四周。
大锥段(8)锥角90~100°,高度为圆柱体段(4)直径的1/5,小锥段(9)锥角60°,高度为圆柱体段(4)直径的1/3。
底流管(10)的管径可取圆柱体段(4)直径的1/20~1/4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低浓度的物料由进料管(1)沿进料竖井(5)上部的圆柱面以切线方向进入进料竖井(5)上部圆柱段的混合区,凝聚剂、絮凝剂可由进料管药剂添加管(2)加入,药剂与低浓度的物料在进料管(1)内初步混合,切线进入进料竖井(5)上部圆柱段的混合区后,在做旋回圆周运动的同时,药剂与物料进一步混合均匀,物料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进料竖井(5)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物料向下运动速度逐渐降低,因此在进料竖井(5)下部喇叭口处开始固液的沉降分离,大颗粒的固体颗粒或絮团首先与循环竖井(6)小喇叭口的外圆锥面接触,随着固体的不断沉积和滑落,在小喇叭口的内外形成了物料浓度差,该浓度差可使低浓度的物料沿着循环竖井(6)向上运动,并从顶部进入进料竖井(5),低浓度循环物料的进入,稀释了进料竖井(5)内的给入物料,可使得物料的沉降更接近于自由沉降,从而增大了其沉降速度。循环竖井(6)喇叭口内外浓度差的大小与给料浓度的大小是正相关的,随着给料浓度的增加,喇叭口内外的浓度差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向上的低浓度的循环物料量也自动增加,稀释作用自动增加。在沉降区形成的初步浓缩的物料在向下的运动过程中,会继续在环形沉降锥板(7)锥面及其四周的过渡区进一步浓缩,然后进入由大锥段(8)和小锥段(9)组成的压缩区,进一步浓缩后由底流管(10)排出。进料竖井(5)的大喇叭口与浓密机上部的圆柱体段(4)之间构成的倒立环形圆锥沉降区由下向上截面积逐渐增大,在截面积小的地方,上升流速较大,有利于物料的相互碰撞和絮团的长大;随着截面积的逐渐增大,上升流速逐渐降低,长大的絮团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开始沉降,最后的结果是在圆柱体段(4)的上部形成澄清区,澄清的溢流从环形溢流堰(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宪俊;崔学奇;邱俊,未经吕宪俊;崔学奇;邱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1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欠平衡钻井管汇装置
- 下一篇:液压链条提升侧装整体式垂直垃圾压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