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侦测浓度的燃料槽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3175.2 | 申请日: | 200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9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安;庄文瑞;张仓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8/04;G01N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侦测 浓度 燃料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关于一种燃料槽,尤指可侦测浓度的燃料槽。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fule cell,FC)是一种利用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发电装置。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燃料电池具有低污染、低噪音、高能量密度、较高能量转化率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电量来源。由于有着上述的优点,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从便携式电子装置、家用发电、交通工具、航天工业等等领域均可应用。
燃料电池的运作原理依其种类会有些许差异性,若以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为例,当甲醇溶液在阳极触媒层进行氧化反应时,会产生氢离子、电子以及二氧化碳,这其中氢离子可通过电解质传递至阴极,而电子则由外部电路传输至负载作工,再传递至阴极。于此同时,供给阴极端的氧气会与氢离子、电子在阴极触媒层进行还原反应,而产生出水。
然而,燃料电池中所使用的甲醇燃料很容易浸透现有的氢离子或质子交换膜(PEM),而降低燃料电池的电压,降低电池效率,尤其是使用高浓度的甲醇燃料时浸透的情况更为严重。这使得虽然采用高纯度甲醇燃料较能缩小燃料电池的体积,但为避免上述浸透情况发生,只得改采较低浓度的甲醇燃料。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较低浓度的甲醇燃料均是由纯甲醇或高浓度甲醇溶液稀释至较低浓度的甲醇燃料,因此为确实掌握燃料槽流入燃料电池中甲醇浓度,侦测甲醇浓度的侦测装置就会是必须的。
目前侦测甲醇浓度的装置大多装设在燃料电池和燃料混合槽之间的管路中。此种安装方式虽然较为便利,但是因为燃料会快速流过此管路,这使得甲醇浓度侦测装置必须高灵敏度、反应时间短。然而,具有这种特性的甲醇浓度侦测装置大多较为昂贵,进而拉高了燃料电池系统整体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侦测浓度的燃料槽,借着直接导出燃料槽的燃料至浓度侦测盒,并借着其内的浓度侦测装置侦测出燃料浓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创作可侦测浓度的燃料槽可用来储存燃料电池所需的燃料,并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供应源。在接近燃料储存槽的底部处的信道,可将此燃料流出至浓度侦测盒。在浓度侦测盒中,信号发射组件所发射的信号会穿过此燃料,而让信号接收组件接收到穿过后的信号,这使得浓度侦测组件可基于穿过燃料后的信号变化,而侦测出燃料的燃料浓度。
关于本创作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新型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为本创作可侦测浓度的燃料槽的示意图。
图2为本创作浓度侦测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创作燃料储存槽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5可侦测浓度的燃料槽 10燃料储存槽
10a侦测浓度信道 12浓度侦测盒
14燃料 16a信号发射组件
16b信号接收组件 18浓度侦测组件
100管道 1031高浓度燃料储存槽
1033低浓度燃料储存槽 1035燃料混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A与图1B,图1A与图1B为本创作可侦测浓度的燃料槽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从外观来看,本创作可侦测浓度的燃料槽5主要由燃料储存槽10、浓度侦测盒12所组成,且可作为燃料电池(未描绘)的燃料供应源。第图1B为图1A的剖面图,并可从图1B观察到燃料储存槽10、浓度侦测盒12之间具有侦测浓度信道10a,使供燃料储存槽10中的燃料14通过侦测浓度信道10a直接流出至浓度侦测盒12,并借着如图2所示浓度侦测装置侦测出此燃料14的浓度。浓度侦测盒12的大小远小于燃料储存槽10,也就是其高度可为30mm。
上述侦测浓度信道10a的设置与型态并没有太大的限制,但尽量设置在燃料储存槽10接近底部处,尽量在燃料储存槽10中的燃料14较少时,仍会有燃料14流入浓度侦测盒12。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创作浓度侦测盒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创作浓度侦测盒12中包含用来侦测燃料浓度的装置,也就是安装在浓度侦测盒12中的信号发射组件16a、信号接收组件16b,但浓度侦测组件18则可装设在浓度侦测盒12内部或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3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可移动外存的多功能插座
- 下一篇: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散热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