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逆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3344.2 | 申请日: | 2006-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7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安;庄文瑞;许锡铭;张仓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逆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止逆阀结构,尤指一种利用对浮体施予压迫力和浮力而达到止逆效果的止逆阀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能以工业规模生产的电力有火电、水电、核电等三种,而被誉为第四种电力的燃料电池发电,也正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崛起,以急起直追的势头快步进入能以工业规模发电的行列。
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能转成电能的电池,它主要利用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出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和其它化学电池如锰干电池、铅蓄电池相比较,燃料电池在工作时需要连续地向其供给活物质(起反应的物质)—燃料和氧化剂,故燃料电池和其它普通化学电池是不一样的。
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装置而言,甲醇水溶液以及空气等流体会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装置的内部流动,同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装置在电化学反应后所生物的二氧化碳与水等流体也会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装置的内部而往外流动。因此,必须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装置设计止逆机构,以妨止上述流体朝向非预期的方向流动。
然而,由于小型化、甚至于微型化的燃料电池装置能够方便地提供给轻、薄、短、小电子装置的电力。因此,如何将燃料电池装置设计为小型化、甚至于微型化,此正是燃料电池装置的研发者所努力的方向。在此前提下,如何将用于小型化或微型化的燃料电池装置的止逆阀,予以改良使其符合此类燃料电池装置的需求,也日显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逆阀结构,借着经设计过的压迫力和浮力而施加至会封住或不封住流通孔洞的浮体,而达到止逆效果。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逆阀结构,包括:
一壳体,为一具有内部空间的封闭结构,以及具有一设置在该壳体的入口端,以及具有一设置在该壳体的出口端;
一弹力结构体,设置于该壳体的内部空间,其主体为一中空圆柱状体,在该中空圆柱状体的顶面为向内凹下且可弹性变形的一压迫部,而其底部为口径向内缩的一锥状部,且该锥状部的末端开口紧密连通至该止逆阀的该出口端,在邻近该中空圆柱状体、该锥状部之间交会处设有一流通孔洞;
一浮体,容置在该弹力结构体的内部空间,其体积可几乎充满该弹力结构体的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止逆阀结构,包含壳体、被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弹力结构体、被容置在弹力结构体的浮体。浮体在未受到壳体内部空间的溶液所带来的浮力影响时,会持续受到弹力结构体的压迫部的压迫力,使其部分表面会封住弹力结构体的流通孔洞,使外部的溶液不会流入弹力结构体的内部,同时,留存于弹力结构体内部的溶液也不会向外流出,而达到止逆效果。反之,浮体所受到的浮力达于压迫力时,流通孔洞就不会被封住,使得溶液得以流动。
本实用新型止逆阀特别适用于燃料电池,且由于止逆阀的结构因素使然,使得小型化或微型化的泄压阀能够实现,这对于将燃料电池实行成小型化或微型化的燃料电池提供显著贡献,此即为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增进所在。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与内容可以藉由以下的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止逆阀结构的弹力结构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止逆阀结构的弹力结构体的纵剖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止逆阀结构当壳体内部空间的溶液未达到预定容量时的纵剖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止逆阀结构当壳体内部空间的溶液达到或超过预定容量时的纵剖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弹力结构体
10a中空圆柱状体
10b压迫部
10c锥状部
10d开口
10e流通孔洞
11止逆阀
12壳体
12a入口端
12b出口端
14浮体
16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止逆阀的弹力结构体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A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止逆阀的弹力结构体10的主体为中空圆柱状体10a,且在中空圆柱状体10a的顶面为向内凹下且可弹性变形的压迫部10b,而其底部为口径向内缩的锥状部10c。在邻近中空圆柱状体10a、锥状部10c之间交会处设有流通孔洞10e。
中空圆柱状体10a与锥状部10c的材质可以选用耐酸、耐腐蚀的材料,例如:塑料。压迫部10b的材质也可以选用耐酸、耐腐蚀的材料,例如:塑料、橡胶、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3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大型规格油缸的拆装装置
- 下一篇:标准化游戏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