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构件及其包覆壳体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20124065.8 申请日: 2006-07-18
公开(公告)号: CN200962084Y 公开(公告)日: 2007-10-17
发明(设计)人: 姚文法;林修民;黄景伦;熊光滨 申请(专利权)人: 台湾元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21/00 分类号: G01N21/00;G01N33/52;G12B9/02;A61B5/00
代理公司: 北京兰台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雪琦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 构件 及其 壳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检测构件及其包覆壳体,特别是关于藉由该包覆壳体是一不易反光的材质以确保光学检测设备检测的准确性。

背景技术

体外临床诊断已为医疗器材产业中相当重要的一环,由于体外临床诊断必须要在医院中央化验室进行,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造成不便与效率的降低,严重起来甚至于影响生命安全,因此带动了国际间大小厂商竞相针对所谓医护地点检测(POCT;point-of-care testing)技术进行发展。因为所谓医护地点检测基本需求,就是经济、快速与简便。目前,医护地点检测较为常见的手段即为利用量测反射系数变化原理的定量POCT装置,可专门为急性心肌梗塞、肾衰竭、血红素HbAlc、糖尿病或是摄护腺癌筛检等等疾病进行其体外临床检测。

量测反射系数的POCT装置,其搭配使用的检测试纸具有包覆于外侧的试纸盒,可方便使用者采集生物检体及提供POCT装置读取。检测试纸中涂布有酵素或其他化学反应材料,用于与采集的生物检体发生反应,并依据不同的反应结果而反射POCT装置不同种类或强弱的光波,其可供POCT装置读取并加以分析,藉此根据反射的光波种类及强弱以产生检测结果。

但是,对于浓度较低或反应后产生的光波较微弱的一些疾病标志物,例如游离前列腺癌特殊抗原(freePSA)及一些固醇激素,POCT装置于读取分析时容易因受到干扰而降低检测的准确性,尤其是包覆于试纸本体外侧的试纸盒常会有反光现象,其为干扰POCT装置的主要因素。

有鉴于此,若欲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装置检测时的干扰因素为当务之急,因此,本创作人经多方研究设计与专题探讨,遂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检测构件及其包覆壳体以作为上述期望的实现方式与依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构件及其包覆壳体,特别是关于藉由包覆壳体具有不易反光材质,以避免产生干扰检测装置的反射光,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缘是,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构件,其包含有一检测主体及一包覆壳体,可提供光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以产生一检测资讯,包覆壳体用于包覆检测主体,藉此方便操作端利用检测构件采集待测标本并将检测构件置入光学检测装置以对检测主体或采集的待测标本进行检测。包覆壳体具有不易反光材质,例如黑色或深色材质,藉此可避免影响光学检测装置的检测,增加光学检测装置所产生的检测资讯的准确性。

承上所述,因依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构件通常为用于采集如血液的待测标本的检测试纸,其可置入光学检测装置中以供检测。检测主体为一试纸本体,包含有一采集区及一读取区,采集区用于采集上述的待测标本,试纸本体涂布有酵素或其他化学反应材料,其用以与待测标本发生反应,藉此可反射光学检测装置的光波,读取区则为提供光学检测装置检测反射的光波的位置,包覆壳体具有分别对应采集区及读取区的开口或透光区域,其中,对应读取区的开口或透光区域的周围尤其需使用不易反光材质,以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检测构件及其包覆壳体,能够避免产生干扰检测装置的反射光,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检测构件的包覆壳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揭露检测构件的包覆壳体置入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检测构件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检测构件;       11:检测主体;

111:采集区;       1121:第一读取区;

1122:第二读取区;  113:储存区;

114:吸水垫;       12:包覆壳体;

121:第一开口;     122:第二开口;

123:不易反光材质; 124:固持端;

21: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依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检测构件及其包覆壳体,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相关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元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元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4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