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电锁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4459.3 | 申请日: | 2006-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51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升;贾武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2 | 分类号: | E05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孟锐;刘国伟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涉及一种结合电磁原理和机械机构技术的机电锁。
背景技术
如图1(a)所示的一常规的锁具10,当钥匙11尚未置入锁具10内时,锁具10内的上珠14和下珠18分别会根据先前设计而在锁心16内有不同尺寸的凸梢突出于锁心16内部,所述上珠14上方顶靠弹簧12。参看图1(b),开锁时是使用一把相对应的钥匙11,并将其置入锁心16内。钥匙11上个别不同的凹凸钥纹来配合锁具10内的下珠18。当钥匙11的钥纹符合下珠18时,则会把上珠14刚好顶出锁心16之外。接着,只要转动钥匙11就可以转动锁心16而开启锁具10。否则,锁心16内的上珠14势必会突出于锁心16之内。此时,钥匙11会因为上珠14的凸梢卡住锁心16而无法转动开启锁具10。
上述常规的锁具10经常遭到许多不法之徒用特殊的工具和开锁技术将上珠14拨出锁心16外,而开启所述锁具10,因而大幅降低锁具10提供的安全性。另外,如果钥匙11被有些人所盗取复制,则能不费任何吹灰之力就打开锁具10。无论是上述哪一种犯罪方式,都会造成财务上的损失。所以,随着现在窃盗案数目的急剧增加,也相对导致个人财务损失不断地上升。基于此,锁具保全防盗上的要求也必须随之而提升其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电锁装置,其与传统锁相比进一步结合电磁阀技术,而更加安全和可靠。因此,可降低锁具被他人开启的风险,进而保障个人的财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创作揭示一种机电锁装置,其包含一锁心、一锁闩、一旋转钮和一电磁阀。所述锁心表面设有至少一榫洞,所述旋转钮设于所述锁心的一端,可驱动所述锁心旋转和沿其轴向移动,且可带动所述锁闩嵌卡于被锁体。所述电磁阀设有一可嵌卡于所述榫洞的凸闩,用以防止所述锁心转动。
进一步而言,本创作的机电锁具有一安装于锁头一侧的电磁阀和一安装于锁头上方的开关。与常规的传统锁相比多出两道的安全防盗机制。所述机电锁优选地包含一开关,当其导通时可进行用户身份确认,所以与常规的传统锁相比可提供进一步的安全防盗机制。
更具体而言,本创作具有此两道安全防盗机制。第一道安全防盗机制是利用外扩充式的任何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机制来实现,而第二道安全防盗机制是利用本创作中已内含的电磁阀,配合一微处理器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一常规的锁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创作机电锁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创作机电锁于固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创作机电锁于固锁挚钮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创作机电锁于关机状态的示意图;和
图6为本创作机电锁于开机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2和图3,其分别显示本创作的机电锁2的分解和组合状态。一锁心29装设于一壳体30中,且可由一旋转钮21(其可为一钥匙插入所述锁心29的型态)带动于所述壳体30中旋转,进而推动所述锁闩26凸伸或缩回而进行开锁或上锁。此外,所述旋转钮21可推动锁心29沿其轴向移动,而触动一开关24(本实施例为一微动开关),藉此触发一外接的微处理器32发射信号进行用户的身份对比。所述壳体30侧部设有一电磁阀22,其可驱动一凸闩20卡合所述锁心29相应处的榫洞28,而防止所述锁心29转动。
以下将以一应用于机车的机电锁为例进行说明。本创作的机电锁2根据所述旋转钮21的位置可分为四种状态,分别是固锁(lock)状态、固锁掣钮(lockPUSH)状态、关机(OFF)状态和开机(ON)状态,其与现行机车锁状态相当。以下将逐项说明。
再次参看图3,其显示所述机电锁2的固锁状态。此时电磁阀22内部的凸闩20外伸而卡在榫洞28内,且所述锁闩26凸伸卡入被锁体内,例如卡入机车的方向旋转轴(俗称龙头)内而防止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桂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4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