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自由活塞双缸式内燃机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4923.9 | 申请日: | 200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2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谦;刘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71/04 | 分类号: | F02B71/04;F02B63/0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 活塞 双缸式 内燃机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发电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单自由活塞双缸式内燃机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内燃机是能量转换装置,传统的方式即内燃机输出的机械能,效率较低。活塞曲轴式内燃机除了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气缸、活塞外,其他的联杆、曲轴变速齿轮、离合器等机械传动输出部分等结构复杂、输出效率低、可靠性较差。
而目前公开的所谓发电机和原动机相结合的各种技术中,都是由活塞带动原动机外面的发电机的动子作运动而发电,如专利94112513.0:“往复式发电机”、200420109327.4“一种往复式发电机”、W00188353:“FREE PISTON ENGINE WITH ELECTRICAL POWER OUTPUT”、JP2003343202:“FREE PISTON ENGINE DRIVING LINEAR GENERATOR”、RU2150014:“FREE-PIST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WITH LINEAR AC GENERATOR”。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和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自由活塞双缸式内燃机发电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单自由活塞双缸式内燃机发电系统包括:燃烧室、燃料喷射器、排气阀、进气阀、供气阀、压缩气缸、螺线圈、导线、电流逆变器、开关、蓄电池,其特征是磁铁固定在自由活塞的中部,一起起到内燃机的活塞、吸入并压缩空气和对螺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的三重作用,发电系统的启动靠电磁力来完成,磁铁的两侧是压缩气缸,压缩气缸的外侧是燃烧室,每个燃烧室内各有一个燃料喷射器和排气阀,每个压缩气缸各有一个进气阀和供气阀,压缩气缸的缸壁外是螺线圈,螺线圈通过导线与电流逆变器、开关、蓄电池串联,蓄电池与负载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将内燃机和发电机有机的结合起来,简化了设备,降低了制造加工的成本。
(2)机械能直接转化成电能,避免了机械机构传动时的能量损失,能获得较高的能量转换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中标号分别代表:1、1’燃烧室 2、2’燃料喷射器 3、3’排气阀 4、4’活塞 5、5’供气阀 6、6’进气阀 7、7’压缩气缸 8.磁铁 9.螺线圈 10.电流逆变器 11.导线 12.开关 13.蓄电池 14.开关 15.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磁铁(8)固定在两自由活塞(3)和(3’)的中间,磁铁(8)的两侧是压缩气缸(7)、(7’),压缩气缸(7)、(7’)的外侧分别是燃烧室(1)、(1’),每个燃烧室(1)内各有一个燃料喷射器(2)和排气阀(3),每个压缩气缸(7)各有一个进气阀(6)和供气阀(5),压缩气缸(7)、(7’)的缸壁外是螺线圈(9),螺线圈(9)通过导线(11)与电流逆变器(10)、开关(12)、蓄电池(13)串联,蓄电池(13)再与负载(15)并联,负载(15)由开关(14)控制使用。
使用时,闭合开关(12),蓄电池(13)中发出的电流经电流逆变器(10)转化成交流电,螺线圈(9)相应的发出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场作用于磁铁(8)往复运动,磁铁(8)带动自由活塞(4)、(4’)运动,这样就完成了发动机的启动工作,当发动机的启动了之后关闭开关(12),打开开关(14),负载(15)就可以工作了,当不需要发电时,只需关闭燃料喷射器(2)、(2’)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4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救生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磁共振回波序列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