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隔膜泵的不平衡配气阀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014.7 | 申请日: | 2006-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勤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勤俭 |
主分类号: | F04B43/06 | 分类号: | F04B43/06;F04B45/053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0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隔膜 不平衡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隔膜泵,具体涉及一种气动隔膜泵的不平衡配气阀。主要用于化工、水处理、陶瓷、医药、电子、纺织等行业介质的抽吸。属控制元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以往的气动隔膜泵的配气阀结构较为复杂,动作比较繁琐,易发生卡死问题,因此只能用于抽吸一般的介质,而不能用于特殊介质的抽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以用来抽送各种常规泵不能抽吸介质的气动隔膜泵的不平衡配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动隔膜泵的不平衡配气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泵体、左内端盖、右内端盖、连动杆、隔膜、左隔膜垫片、右隔膜垫片、气流转换板、主阀座、主阀块、主阀连动件、主阀套、动力阀块、左动力杆和右动力杆,
所述左内端盖和右内端盖分别设置于泵体的左侧和右侧,连动杆横向穿置于左内端盖、泵体和右内端盖中心通孔内,隔膜有两件,左、右各一件,分别设置于左内端盖、右内端盖的左侧和右侧,并分别套置于连动杆的左端和右端,左隔膜垫片和右隔膜垫片各有两片,分别夹置于左、右两件隔膜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泵体顶部中间设置有一气源室,气流转换板置于该气源室内,气流转换板后部中间竖向开设有排气口,左、右两边竖向开设有左气流转换口I和右气流转换口II,相应于该排气口、左气流转换口I和右气流转换口II,气流转换板下方的泵体上开设有与之相对应的排气口、左阀口和右阀口,左阀口和右阀口分别连通至泵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主阀座置于气流转换板上,主阀块置于主阀座上,主阀连动件有两件,左、右各一件,分别连接于主阀块的左侧和右侧,并分别嵌置于泵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主阀套也有两件,左、右各一件,分别套置于左、右两件主阀连动件上;
所述气流转换板前部中间竖向开设有排气口,左、右两边竖向开设有左气流转换口III和右气流转换口IV,相应于该排气口、左气流转换口III和右气流转换口IV,气流转换板下方的泵体上开设有与之相对应的排气口、左阀口和右阀口,左阀口和右阀口分别连通至泵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动力阀块置于气流转换板上,左动力杆和右动力杆分别连接于动力阀块的左侧和右侧,并分别穿过泵体、左内端盖和右内端盖,左动力杆左端和右动力杆右端分别与左隔膜垫片和右隔膜垫片相配合。。
该气阀的动力阀块是通过动力轴的运动来控制的,当连动杆移动到最大冲程时,在另一边的隔膜垫片会压迫动力轴,从而对气阀的动力阀块提供巨大的气压,导致气阀内的动力阀块不停工作,该动力轴连续左右移动的动作会导致气流不断交替流入主阀连动件的气室,以推动主阀块的移动,而有效的防止了停机(卡死)的问题发生,同时该配气阀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阀与泵的介质输送元件隔离,使用该阀,可以用来抽送各种常规泵不能抽吸的介质,输送介质的流量、压力通过气阀的开度实现无级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动隔膜泵的不平衡配气阀的部分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
图3为图1的B-B剖示图。
图中:左内端盖1、左隔膜垫片2、主阀套3、主阀连动件4、主阀块5、主阀座6、气流转换板7、泵体8、右内端盖9、隔膜10、右隔膜垫片11、连动杆12、左动力杆13、动力阀块14、右动力杆15、进气口16、右气动室17、左气动室1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气动隔膜泵的不平衡配气阀,主要由泵体8、左内端盖1、右内端盖9、连动杆12、隔膜10、左隔膜垫片2、右隔膜垫片11、气流转换板7、主阀座6、主阀块5、主阀连动件4、主阀套3、动力阀块14、左动力杆13和右动力杆15组成。左内端盖1和右内端盖9分别设置于泵体8的左侧和右侧。连动杆12横向穿置于左内端盖1、泵体8和右内端盖9中心通孔内,隔膜10有两件,左、右各一件,分别设置于左内端盖1、右内端盖9的左侧和右侧,并分别套置于连动杆12有左端和右端,左隔膜垫片2和右隔膜垫片11各有两片,分别夹置于左、右两件隔膜的左侧和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勤俭,未经孙勤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聚和压实纤维的吸气管
- 下一篇:管用膨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