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锥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233.5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1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炎秋;蒋扣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26 | 分类号: | B23H7/26;B23H7/0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火花 切割 机床 锥度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锥度装置,属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中,上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柱上,其另一端的下方用螺栓固定连接锥度装置,所述锥度装置由电机、变速箱、丝杆组件、上、中、下三层拖板、导轨副及锥度头组成,上拖板用螺栓固定连接于上臂下方,锥度头用螺栓固定连接于下拖板下方,各相邻两拖板间装有V形导轨副并通过该导轨副实现活动连接,电机通过变速箱驱动丝杆组件工作,在丝杆组件的牵引下,中拖板与上拖板间、中拖板与下拖板间分别实现U、V轴方向的相对运动。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加工精度低、成本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了一种加工精度高、成本低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锥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锥度装置,安装于上臂下方,该上臂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柱上,其另一端的下方连接锥度装置,所述锥度装置包括中拖板、下拖板、锥度头及用于驱动锥度头实现U、V轴方向相对运动的电机、变速箱、丝杆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臂另一端的下端面上开有V形槽,该V形槽与中拖板上对应开有的V形槽及滚珠形成导轨副,中拖板通过该导轨副与上臂实现活动连接,所述下拖板与锥度头的底板为一体结构。
上述结构中,上臂替代了原上臂与原上拖板的功能,并将两者合为一体,下拖板与锥度头合为一体,减少了部件,节约了成本,同时减小了装配误差,防止上臂与原上拖板、下拖板与锥度头由于连接松动导致加工精度降低的可能。
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所述中拖板呈井字形,其上开有两组平行的V形槽。
上述井字形中拖板上开有的V形槽与滚珠及上臂、锥度头上对应开有的V形槽分别形成导轨副。
井字形的中拖板较现有技术中的中拖板节约了成本,同样提高了加工精度。
(四)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锥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A-A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上臂;2、电机;3、变速箱;4、滚珠;5、上导轨副;6、中拖板;7、下导轨副;8、下拖板(锥度头);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臂1,其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柱(图中未画出)上,其另一端的下方安装有中拖板6、锥度头8及用于驱动锥度头8实现U、V轴方向相对运动的电机2、变速箱3、丝杆组件(图中未画出),其中,安装中拖板处的上臂下方端面上开有V形槽(图中未标示),中拖板6呈井字形,其上分别开有两组平行的V形槽,这些V形槽与滚珠4及上臂、下拖板上对应开有的V形槽分别形成两个导轨副5、7。从而,中拖板6与上臂1间通过上导轨副5实现活动连接,中拖板6与下拖板8间通过下导轨副7实现活动连接,下拖板8同时为锥度头的底板。电机2、变速箱3、丝杆组件安装于中拖板一侧,电机2通过变速箱3驱动的丝杆组件,在丝杆组件的牵引下,中拖板与上拖板间、中拖板与下拖板间分别实现U、V轴方向的相对运动。
上述结构中,上臂与原上拖板合为一体,下拖板与锥度头合为一体,中拖板采用井字形结构,减少了部件,节约了成本,同时减小了装配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