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型卡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248.1 | 申请日: | 2006-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0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任国清;周福庚;邹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B62D2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卡车 变速箱 悬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的悬置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重型卡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
背景技术
变速箱悬置机构作为发动机辅助支撑装置,是发动机应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与设计原则大致有,①隔离振动,变速箱悬置机构最主要的功能是减小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尽可能降低传递给汽车底盘的振动。②克服和平衡因扭矩输出而产生的反作用力。由于发动机悬置的四点支撑全部作用于发动机上,因此变速箱悬置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当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输出最大扭矩时,能克服最大扭矩所产生的最大反作用力,变速箱连接支架和减振橡胶垫在这种条件下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可靠性。目前,国内外在变速箱悬置装置中主要采用橡胶垫减振方式。对于重型卡车配载大功率、外型尺寸大的发动机和外型尺寸大的变速箱如果单单使用橡胶垫减震方式减震,其减振效果不好。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震动较大,使得重型卡车的平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重型卡车配载大功率、外型尺寸大的发动机和外型尺寸大的变速箱,采用二级减振原理,更好的保证发动机、变速箱的正常可靠使用,提升了重型卡车的平顺性,并使整车在结构上、性能上满足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重型卡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包括变速箱支架固定安装在变速箱上,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位于变速箱的左右两侧,并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变速箱支架上端连接有变速箱减震板;变速箱减震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两者连接处之间设有减震垫。
一种重型卡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所述的螺栓穿过减震垫。
一种重型卡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所述的减震垫为橡胶减震垫。
一种重型卡车的变速箱悬置机构,变速箱支架倾斜的方向与发动机悬置倾斜的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采用二级减振机构,通过变速箱减振板和橡胶减振垫,确保了良好的减振效果。利用变速箱减振板、橡胶减振垫减小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变速箱支架设计与发动机悬置相反的角度,保证装配结束后变速箱减振板与车架上平面平行,从而进一步提升变速箱减震板的减震效果。通过以上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减小了整车的震动,能更好的保证发动机、变速箱的正常可靠使用,提升了重型卡车的平顺性,并使整车在结构上、性能上满足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变速箱支架3固定安装在变速箱1上,左连接板5和右连接板6位于变速箱1的左右两侧,并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变速箱支架3的上端连接有变速箱减震板2。变速箱减震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连接板5和右连接板6通过螺栓7连接,两者连接处之间设有减震垫4,螺栓7穿过减震垫4。减震垫4均为橡胶减震垫。
本实用新型采用二级减振机构,通过变速箱减振板2和橡胶减振垫4,确保了良好的减振效果。利用变速箱减振板2、橡胶减振垫4减小发动机和变速箱1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通过以上结构的改进,进一步减小了整车的震动,能更好的保证发动机、变速箱的正常可靠使用,提升了重型卡车的平顺性,并使整车在结构上、性能上满足设计要求。
实施例2
变速箱支架3倾斜的方向与发动机悬置倾斜的方向相反。变速箱支架3设计与发动机悬置相反的角度,保证装配结束后变速箱减振板2与车架上平面平行,从而进一步提升变速箱减震板的减震效果。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轮机汽缸现场改造用铣槽机
- 下一篇:碟式C型出牌自动麻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