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离开关触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671.1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9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06 | 分类号: | H01H1/06;H01H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22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开关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输配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离开关触头。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开关一般采用铜块经过铸造,锻打或铣,刨,磨以及镀银处理等加工技术来制造。加工工序多,生产效率低,各工序累积后产生的误差较大,精度不易控制。开关上装配的紧固件部分外露,且机器加工的开关棱角较多,存在尖端放电的缺陷,从而影响电气性能;现有的开关接触点表面积小,散热不良。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冲压成型的隔离开关触头,改善了电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隔离开关触头,包括触臂、触头弹簧板、固定杆和一对触指,触指为片状方碟形结构,中心设有孔,碟底面的孔心两侧设有两个触点,固定杆穿过孔,通过触头弹簧板分别将镜像对称的一对触指压紧于触臂之上。
本实用新型为片状碟形,因此可以采用冲压成型,工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原先的铜块为铜片制造,降低了成本。解决了原先机器加工时产生的棱角放电问题,改善了电气性能,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隔离开关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触臂、(2)触头弹簧板、(3)固定杆、(4)触指;
图2为隔离开关触头的三联装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隔离开关触头,包括触臂1、触头弹簧板2、固定杆3和一对触指4,触指4为片状方碟形结构,中心设有孔,碟底面设有两个与宽平行、以孔心为对称点的凹槽形触点,固定杆3穿过孔,通过触头弹簧板2将镜像对称的一对触指4连接于触臂1之上。通过固定杆上的螺帽调节触头弹簧板2与触指4间的松紧。采用冷冲模压技术对电解无氧铜板材加工,局部打磨抛光,经镀银处理。可根据回路电流的大小增减隔离开关触头的触指片对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