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的左减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749.X | 申请日: | 200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50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费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建平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96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左减震器,具体地说是适配于各种100型、125型正三轮摩托车的液压减震器,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减震器分为左右两只安装在摩托车前后叉撑上。其主要采用液压节流方式起到阻尼作用。目前摩托车的减震器主要采用筒体与柄杆相连,套管焊接在筒体底部横孔内,柱塞焊接在筒体内与活塞杆相连接固定前叉管;活塞杆上安装阻尼弹簧和尼龙环,泥板支架焊接在筒体外部,复合套安装在前叉管底部外圆上与底部螺栓相连,弹簧安装在筒体顶部在油封卡簧上面;前叉管辖(柄杆)安装活塞杆弹簧,底部闷盖焊接在筒体底部。由于前叉管(柄杆)、活塞杆外径较小;弹簧的线径较小;主要部件采用铝材料制成。因此,该种结构的减震器其抗冲击力差,抗撞击力差,避震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左减震器,在增加载重的情况下能回弹自如,经示功图测试正常,经疲劳试验无异常,不漏油,柄杆表面无磨损等;采用液压节流方式起到阻尼作用,其阻尼大,能提高抗冲击力,抗撞击力强,避震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筒体与柄杆相连,套管连接在筒体底部横孔内,柱塞连接在筒体内与活塞杆相连接固定前叉管;活塞杆上安装阻尼弹簧和尼龙环,泥板支架连接在筒体外部,复合套安装在前叉管底部外圆上与底部相连,弹簧安装在筒体顶部在油封卡簧上面;前叉管安装活塞杆弹簧,底部闷盖连接在筒体底部,特征是尼龙环安装在活塞杆的槽内,尼龙环或粉沫件安装在筒体上部与垫片、油封、防尘盖相连固定前叉管中心。
前叉管直径为:Φ43~Φ55mm;活塞杆直径为:Φ35.5~Φ43mm;
弹簧的线径为:Φ5.5~Φ6.5mm。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分别加粗前叉管直径、活塞杆外径、弹簧的线径,在增加载重的情况下能回弹自如,经示功图测试正常,经疲劳试验100万次无异常,不漏油,柄杆表面无磨损等;采用液压节流方式起到阻尼作用,其阻尼大,抗撞击力强,避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原材料以铁为主,即节约了铝资源又提高了减震的抗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筒体1、套管2、柱塞3、活塞杆4、阻尼弹簧5、泥板支架6、底孔螺栓7、复合套8、尼龙环9、尼龙环(或粉沫件)10、垫片11、油封12、档圈(卡簧)13、防尘盖14、弹簧15、前叉管16、闷头螺丝17、“o“型圈18、底部闷盖19、把手20、上联板21、下联板22、右减震器23、左减震器24及轮毂25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减震器分为左右24、25两只与上联板21、下联板22及轮毂25固定连接,在上联板21上连接把手20,从而整体安装在摩托车上。左右两只减震器24、25结构基本相同,差异是右减震器比左减震器增加一只刹车限位,其起到前轮刹车固定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尽对左减震器作结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建平,未经费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7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