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熔断器芯的修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6720.3 | 申请日: | 200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03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厂 |
主分类号: | H01H85/00 | 分类号: | H01H8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1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熔断器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电器配件修复的装置,尤其是一种高压熔断器芯的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输变电部门及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其配电系统相对复杂,对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设备系统的可靠性就非常重要,在开关室内PT、部分补偿电容器组、35kVPT的高压侧大多采用RN2系列熔断器芯做为保护元件,总数量一般大概达几百只左右,在运行过程中经常熔断,需要大批量储备备品备件,一根RN2型熔芯价格大概80~120元左右,而熔芯熔断主要是内部熔丝烧断,外壳都是完好的,每根熔断器芯的熔丝成本只需大概0.5元,在以往都是作为一次性元件处理,即高压熔断器芯熔断后即更换整个新熔芯,造成材料和成本的极大浪费。
根据实际需要,经过工艺、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可行性分析,设计了高压熔断器芯修复装置,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该高压熔断器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变压器输出短路电流来给负载加热,整个装置完全在安全电压以下,操作便捷、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熔断器芯修复装置,根据实际需要,经过工艺、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可行性分析,能满足实际需要,使报废的熔断器芯“变废为宝”,高压熔断器芯的主体外壳得到重复使用,达到减少成本和材料浪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熔断器芯的修复装置,包括有机架、降压变压器、碳极加热架,降压变压器固定在机架上,碳极加热架为夹持高压熔断器芯并能加热的装置、包括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厚绝缘硬板和在厚绝缘硬板上立式骨牌式依次平行排列设置的支撑座板、加热碳极和压紧座板,所述的加热碳极包括固定极和活动极,固定极、支撑座板和压紧座板固定在厚绝缘硬板上;活动极活动联接在与厚绝缘硬板相固定的滑座上、与固定极能作相近和相远的滑动,活动极上固定有一手柄和拉紧弹簧的一端,拉紧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极固定连接,固定极和活动极分别连接降压变压器的两个输出极,压紧座板螺纹连接有朝向支撑座板的可调压紧螺栓。
从装置的安全性考虑所述的与固定极和活动极分别连接的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极电压为6.3V、短路电流为215A;进一步所述的降压变压器为双输出变压器,具有另一36V的照明安全电压输出。
进一步的作为加热极并具夹紧功能的电极主所述的固定极和活动极的材质为铜。所述的厚绝缘硬板为了保证绝缘和具有一定的强度,故选用的材质为胶木。
为了使该装置更能对不同规格的熔断器芯进行修复,所述的支撑座板和/或加热碳极和/或压紧座板在厚绝缘硬板上的固定位置沿排列方向可以调节。
对于所述的固定极、活动极在互相对应的面上具有内凹的弧形,可进一步保证加热碳极对熔断器芯铜帽的夹持和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技术原理简单、整体结构简单、操作过程简单,一次性投资小,真正的小投入大回报;(2)操作过程更安全更可靠,工作条件简单,装置只需要输入220V交流电源即可,输出照明端为36V,加热端为6.3V,完全在安全电压下,确保操作的安全;(3)工作效率较高,出线端在6.3V/215A功率下加热,碳极采用凹弧线接触面,使负载加热均匀,平均2分钟即可将负载加热到280℃;(4)熔芯加热支架采用可调螺栓压顶、操作手柄和可调支持底座,使结构可以根据被修复熔芯长度可随意调整;拉紧弹簧使被修复熔芯放置更牢固;(5)经济效果可观,有实用价值,修复一只熔断器芯(RN2-3A),成本约1元,而更新一只新熔断器芯约80-120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图中1、机架,2、降压变压器,3、碳极加热架,31、厚绝缘硬板,32、支撑座板,33、加热碳极,331、固定极,332、活动极,34、压紧座板,35、手柄,36、拉紧弹簧,37、滑座,38、可调压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厂,未经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6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乳袋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筒式前减震总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