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喉罩通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6743.4 | 申请日: | 200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秦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宏平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通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领域里,对于危重病人或者深度麻醉病人的重新建立呼吸的方法是:在喉部作一个切口,然后使用一根气管插管插入喉部气管重新建立呼吸。但是在重新建立呼吸的同时,却给病人带来喉部切口的第二次伤害,严重的后果会产生其他的一系列的并发症,而且在气管插管插入的过程中,由于管子较硬,难免会对气管造成其他的损伤。甚至于在康复以后留下了后遗症。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的问题,现在已经有一次性使用喉部通气装置的生产和开发,但是这些一次性使用喉部通气装置中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使用史上曾今有病人的会厌部由于呼吸机的作用掉入呼吸管而阻塞了呼吸管,造成病人的窒息。这种危险的存在,给病人造成了隐患,往往一旦产生这种情况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到病人的生命,贻误了病人的治疗时机,给病人和病人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在重新建立呼吸可以真正保证保障病人安全的一次性使用喉部通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通气装置,它包括充气环套、连接件、呼吸管、充气管、呼吸机接头和充气管接头,充气环套通过连接件与呼吸管、充气管连接,其特点是,所述的呼吸管和充气环套的连接部斜下方的充气环套上设有“S”形开口,所述的“S”形开口上设有使其形成非连续的“S”形开口的防护栅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通气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防护栅栏为贯穿在“S”形开口纵向中部的1条条形栅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通气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防护栅栏为贯穿在“S”形开口纵向中部的1条条形栅栏,以及设在该条条形栅栏两侧并与之平行的1-4条条形栅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通气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防护栅栏为贯穿在“S”形开口纵向中部的1条条形栅栏,以及设在该条条形栅栏两侧并与之平行的2条条形栅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通气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防护栅栏为纵向或横向设在“S”形开口上的不少于2条的条形栅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通气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充气管集成在呼吸管内。这样,由于把充气管和呼吸管集成,从而减少了整个通气装置的外部特征,在使用上极大的方便了临床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呼吸管和充气环套的连接部斜下方充气环套上设有非连续的“S”形开口,其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有效的阻止了病人的会厌部掉入呼吸管,从根本意义上保护了病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环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的了解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通气装置,它包括充气环套1、连接件2、呼吸管3、充气管6、呼吸机接头4和充气管接头5,充气环套1通过连接件2与呼吸管3、充气管6连接,所述的呼吸管3和充气环套1的连接部斜下方的充气环套1上设有“S”形开口7,所述的“S”形开口7上设有使其形成非连续的“S”形开口7的防护栅栏8。
实施例2。参照图1-3。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通气装置,它包括充气环套1、连接件2、呼吸管3、充气管6、呼吸机接头4和充气管接头5,充气环套1通过连接件2与呼吸管3、充气管6连接,所述的呼吸管3和充气环套1的连接部斜下方的充气环套1上设有“S”形开口7,所述的“S”形开口7上设有使其形成非连续的“S”形开口7的防护栅栏8;所述的防护栅栏8为贯穿在“S”形开口7纵向中部的1条条形栅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宏平,未经秦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6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