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7092.0 | 申请日: | 200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9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3/74 | 分类号: | H01R33/74;H01R13/502;H01R13/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以电性连接两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备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在移动电话、PDA上增设照相功能等,随着人们对于该功能各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电子装置中用于实现照相机功能的电连接器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改进。
如图1所示,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装有若干导电端子2’的绝缘本体3’和设有收容空间10’并且装于电连接器100’的外围以保护导电端子2’免受外界信号电磁干扰的遮蔽壳体1’,遮蔽壳体1’由上壳体5’和下壳体6’组成,从上壳体5’的底端延伸设置有固持片520’,固持片520’的两侧向外凸伸有一对凸刺5201’,绝缘本体3’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固持槽302’,上壳体5’通过凸刺5201’与固持槽302’的固持使之安装至绝缘本体3’。电连接器100’固定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后,电子元件(未图示)装设至收容空间10’中,电子元件上对应的导电片(未图示)和导电端子2’接触,从而,电连接器100’将电子元件和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起来。
然而,上述电连接器100’至少存在以下缺点:上壳体5’和绝缘本体3’仅凭借凸刺5201’和固持槽302’的干涉配合进行固持,此种干涉固持的设计不能提供上壳体5’相对于绝缘本体3’稳固所需的足够的保持力,上壳体5’极易绕着凸刺5201’的尖点旋转;再者,上壳体5’固持至绝缘本体3’后,上壳体5’的外侧面完全暴露于绝缘本体3’外无扶持,容易引起上壳体5’在水平方向上松动甚至与绝缘本体3’分离。
鉴于以上弊端,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缺点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各元件之间更好稳固固持连接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持于绝缘本体的上壳体,上壳体设置有第一壁部,从第一壁部的底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一固持片,绝缘本体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固持结构,其中所述固持结构包括第一固持槽和第二固持槽,其中第一固持槽位于固持结构的下部,用以固持第一固持片,第二固持槽开口向上与第一固持槽连通设置并位于固持结构的上部,用以固持第一壁部的下端,第一固持槽和第二固持槽二者的邻近绝缘本体边缘的一侧至少有一被竖立的墙壁包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将绝缘本体的固持结构设置为两段式的,并使第一壁部的下端和第一固持片与固持结构达到两段式固持,确保了上壳体相对于绝缘本体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稳固位置关系;加上,第一固持槽和第二固持槽二者的临近绝缘本体边缘的一侧至少有一为被竖立的墙壁包围设置,从而达到限制上壳体相对于绝缘本体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下壳体被从电连接器中分离。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上壳体的立体放大图。
图5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其中导电端子被装入绝缘本体中。
图6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下壳体被从电连接器中分离。
图7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7,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以收容电子元件,其包括:绝缘本体3、固持于绝缘本体3中的若干导电端子1,以及包覆绝缘本体3并设有收容电子元件收容空间的遮蔽壳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7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珍珠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PLC数据记录的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