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烟草回潮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7258.9 | 申请日: | 200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3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祥;张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001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烟草 回潮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草回潮设备,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在烟草加工过程中,为烟草增湿回潮,并能有效控制回潮程度的一种新型烟草回潮设备。
背景技术
在烟草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回潮设备中对烟草加蒸汽、水进行增湿处理,用以满足后续加工的工艺要求。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滚筒或回潮机。在回潮机进、出料前后端配置的称重装置和出料设备上分别设置的前、后水分仪,通过水分仪检测来料水分和出料水分。并把检测的水分信号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PLC中,由PLC对水分信号进行比较后,转换成4-2mA电流信号,反馈给蒸汽、水控制执行机构,增加或减少蒸汽、水的施加量,达到控制出料水分的目的。应该说,上述的回潮方法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受来料数量的波动,排潮风机排走水分的不确定性,烟草不可能将所施加的水分全部吸收等因素的影响,单纯用上述回潮方法控制出料水分就会产生很大的偏差,影响到了出料水分的控制精度,对其后续加工工艺带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配合前、后馈的水分仪,控制滚筒式回潮机,对出料水分进行后馈补偿,进而提高出料水分精度要求的一种新型烟草回潮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新型烟草回潮设备,包括滚筒式回潮机,在其前后端设置的称重装置和出料设备上分别设有前、后馈水分仪,其中,在所述滚筒式回潮机的筒体内沿轴向设有作为执行机构的喷嘴组,每一组喷嘴由若干喷嘴组成;所述的每一喷嘴组对应筒体内形成一个独立的回潮控制区。这样通过前后端的水分仪输出来料水分信号,传送到可编程控制器计算出加水量,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输出4-20mA电流信号,反馈给前置区执行机构的喷嘴组,增加或减少加水量,出料水分已经接近成品水分,通过后置端水分仪输出水分信号经比较设定值后,反馈给后置区执行机构的喷嘴组,对出料水分进行后馈补偿,以达到出料水分满足工艺精度的要求。
在本新型中,所述的每一喷嘴组,在筒体内沿轴向分布设置。可具有向其筒体回潮控制区同时加水;或每一喷嘴组单独实现加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在整个回潮设备系统中的滚筒式回潮机中设置了多个喷嘴组,与所对应的筒体内部分成多个回潮控制区,对出料水分进行后馈补偿,用以提高出料水分达到精度要求,这是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关键。
另外,所设的喷嘴组与前、后设置的水分仪结合使用。该多个喷嘴组可同时或单独实现加水功能,这是本新型的另一个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所给附图仅用于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
由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烟草回潮设备,包括滚筒式回潮机3,在其滚筒式回潮机3的前置端配置一采用电子皮带秤的称重装置1,及后置端配置一个出料设备5。在该滚筒式回潮机3的筒体内沿轴向设有执行机构的三个喷嘴组6,所述的每一喷嘴组6是由5个喷嘴组成。由所述的每一喷嘴组6对应于筒体内沿轴向分成三个回潮控制区7。在所述的称重装置1和出料设备5上分别设置了输出来料水分信号的水分仪2和用于输出出料水分信号的水分仪4,分别传送给可编程控制器PLC,经PLC运算,计算出加水量,并与加水量设定值进行比较,输出4-20mA电流信号,反馈给回潮一区和回潮二区控制机构的喷嘴组6,用于增加或减少加水量,达到初步控制加会精度的目的。与出料水分已经接近成品水分,同时可编程控制器PLC将水分仪4输出出料水分信号加水量设定值进行比较运算,反馈给回潮三区控制机构的喷嘴组6,对出料水分进行后馈补偿控制,与前馈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出料水分,从而达到工艺要求的水分精度。
上述中,所涉及的每一喷嘴组6,具有同时向其所对应的筒体内回潮控制区7实施加水功能。除此之外,还具有每一喷嘴组6单独向所对应的回潮控制区7实现加水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秦皇岛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7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