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式砖坯干燥棚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7694.6 | 申请日: | 200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3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尹海蓉;魏胜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海蓉 |
主分类号: | F26B9/02 | 分类号: | F26B9/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5400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砖坯 干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坯脱水干燥装置,尤其指一种用于砖坯在自然状态下干燥时的防止雨淋及日光曝晒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砖坯干燥棚如中国专利002268221公开的一种“用于环形隧道窑的移动式护坯棚”。该护坯棚的立柱下部装有滚轮与置于地面的轨道对应,在立柱的上部亦装有滚轮,并且每侧都是双轮,两个上部滚轮支撑着两条轨道,即两侧共有四条轨道,由若干立柱与其上部的四条轨道支撑着棚顶。棚顶的前后两端与一个移动式隧道窑的两端连为一体。使用时,立柱可以自由移动,以便适应制坯、码坯及成品运输时对空间的不同需求。这种干燥棚的不足在于棚顶与窑体相固定,棚顶随窑体移动,干燥棚整体长度固定,不能进行调整,影响棚顶下部空间的灵活变换及调整用途。砖坯须由制坯场所运至棚内,增加了破损几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伸缩式砖坯干燥棚,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棚顶固定,使用不方便,棚顶太长,占用空间大,移动不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砖坯干燥棚,包括由棚架和棚顶构成的下棚,该下棚通过棚架立柱上固定的下棚滚轮置于地面轨道上,在下棚的棚顶两侧固定有上棚轨道,在两个相邻下棚的棚顶跨设一个由上棚架和上棚顶构成的上棚,所述上棚通过上棚架下部的上棚滚轮跨设于相邻下棚顶部的上棚轨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干燥棚,采用包括下棚与跨设于相邻下棚顶部的上棚双层结构,使得干燥棚可以随需要进行伸缩,伸缩长度可达棚总长的40%,方便了使用,节省了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伸缩式干燥棚截面图
图2是伸缩式干燥棚侧视图
图中 1-上棚滚轮 2-下棚 3-砖坯垛 4-上棚 5-棚顶 6-下棚立柱7-下棚滚轮 8-上棚轨道 9-地面轨道 10-顶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砖坯干燥棚,是用于制砖场所在砖坯自然干燥时防止雨淋和日光曝晒的设施。该干燥棚包括上棚4与下棚2两部分,其中下棚由棚架和棚顶组成,所述的棚架包括下棚立柱6和顶架10,在顶架10上固定有由防水材料比如塑料制品构成的棚顶5。在下棚立柱6的底部装有下棚滚轮7,通过下棚滚轮7将整个干燥棚支撑于地面轨道9上。并且该棚仅依靠人力即可任意地沿轨道移动。下棚2的棚顶两侧固定有上棚轨道8。上棚通过上棚滚轮1跨设在两个相邻下棚的棚顶的上棚轨道8上。该上棚由上棚架和上棚顶组成。上棚滚轮1固定在上棚架上。上棚顶同样是由防水材料比如塑料制品制成并固定在上棚架上的。
上述下棚架与下棚架由金属管材或型材或者工程塑料制成。
工作时,轨道间放置有待干燥的砖坯垛3,如果上述砖坯垛有足够长,则拉或推下棚立柱,将两个相邻下棚间距拉大,此时,跨越两个相邻下棚顶部的上棚完全遮盖了两个相邻下棚之间的空间,使得待干燥砖坯不至曝露在露天遭受雨淋与日晒而受损。当下部空间砖坯垛较少,则可将两个相邻下棚拉至一起,其顶部上棚则仍然跨越在两个棚顶处。在与移动式隧道窑一次码烧工艺配套时,就可保证在制坯工段生产时,随着坯垛的增加,棚可不断拉长,在制坯工段生产停止时,随着坯垛的分段入窑,棚可逐渐缩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海蓉,未经尹海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7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