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换管石墨换热器的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7806.8 | 申请日: | 200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8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殷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志军 |
主分类号: | F28F21/02 | 分类号: | F28F21/02;F28F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0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换管 石墨 换热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设备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堵塞元件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石墨热交换管板的密封件结构比较单一,密封性比较差,随着换热器对压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密封件的密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换热器的密封件常采用多重密封,其密封效果虽然提高了,但由于采用多重密封,其加工工艺复杂,且其成本必然相应提高;也有将密封圈的结构改善采用单重密封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440193Y,公开了一种列管式石墨换热器,其石墨管两端插入管板的部分由氟橡胶套密封,氟橡胶套呈中空圆柱形,一端有圆形突台,此种设计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与效果都有较大提高,但随着压力的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操作压力最高到0.55Mpa,在耐压力方面不能很好适应了多种条件下压力的骤升骤降,使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很好的密封圈,其在耐压力方面能很好适应了多种条件下的骤升骤降,且延长了该密封胶圈的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石墨管、管板、壳体与密封胶圈,管板与壳体连接在一起,密封胶圈位于石墨管与管板之间,密封胶圈为中空的“I”形结构。
管板可以采用石墨管板,也可采用玻璃钢管板、不锈钢管板或碳钢管板,由于密封胶圈为中空结构,石墨管可从密封胶圈的中孔中穿过,“I”形结构的密封胶圈上下两侧的凸台内表面与管板的两端面接触。由于结构的改进,“I”形结构的密封胶圈上下两侧的凸台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在内部压力骤升或骤降时,可使密封胶圈的变形不致过大,密封效果很好,换热器的操作温度可达到150℃,操作压力提高到1.2Mpa。
壳体上设有法兰,管板与换热器壳体的法兰采用螺栓连接,这样便于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不易更换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换热器的总装图;
图2为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石墨管1、管板3、壳体5与密封胶圈2,壳体5与管板3连接在一起,密封胶圈2将石墨管1与管板3密封连接,其中密封胶圈2为“I”形结构。
密封胶圈2中空结构,“I”形结构的密封胶圈2上下两侧的凸台内表面与管板3的两端面接触,石墨管1从密封胶圈2的中孔中穿过;壳体5上设有法兰4,管板3与换热器壳体的法兰4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这样便于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由于结构的改进,可使换热器的操作温度达到150℃,操作压力提高到1.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志军,未经殷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7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形夹机构
- 下一篇:粉末压模机的模具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