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行起重机消除吊钩工作盲区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7869.3 | 申请日: | 200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平;顾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0 | 分类号: | B66C11/00;B66C9/1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024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行 起重机 消除 吊钩 工作 盲区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运输机械,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环行起重机消除吊钩工作盲区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起重运输机械中有一种用于核电站的环行起重机,环行起重机旋转的理论中心处在建筑物的中心。由于制造误差,吊钩可能不处于建筑物的中心,这样当大车旋转时,吊钩就会形成以建筑物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的工作盲区,即吊钩不可能接近建筑物中心,在设计上为了消除制造、操作误差,以保证环行起重机吊钩能精确接近建筑物中心,通过水平移动小车起升机构上滑轮组来实现吊钩的水平移动,以消除吊钩的工作盲区。
目前,环行起重机消除吊钩的工作盲区装置是在一个滑板上安装起升机构上滑轮组,通过顶丝在空载时手动预先移动上滑轮组,来实现吊钩的水平移动以消除吊钩的工作盲区。这种方法既不方便,又因上滑轮组与滑板间为滑动摩擦,摩擦阻力大,无法实现吊钩带载时的实时移动。这样由于大车旋转、小车运动时车轮跑偏,吊钩与建筑物的中心的位置发生变化,如果此时吊钩带载,这种方法无法实时移动吊钩。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环行起重机消除吊钩的工作盲区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移动载荷,减小驱动力的环行起重机消除吊钩工作盲区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行起重机消除吊钩工作盲区的装置,包括上滑轮组、装有上滑轮组的座及轨道,其特征是:在轨道上设有滚子链;滚子链在座下,由螺栓连接成一体,滚子链、上滑轮组及上滑轮组座可在轨道上移动;在轨道与上滑轮组座的一侧装有电动或液压驱动装置,并与上滑轮组座铰接。其轨道上和驱动装置固定在环行起重机小车架上。
所述的在上滑轮组与滚子链之间还装有为了载荷均匀地作用在滚子链上的弹性垫板。
所述的轨道与滚子链有两排,其中一排在滚子链上与轨道两侧装有水平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一种环行起重机消除吊钩工作盲区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采用滑轮组支撑在滚子链上的结构,滚子链与轨道间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小,需要的推动力小。滑轮组的移动既可以在空载情况下进行,也可以在满载情况下进行。移动装置可由电力或液压驱动,具有降低移动载荷、减小驱动力、推力大、调整方便等优点,可实现吊钩空载或满载时的移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环行起重机消除吊钩工作盲区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环行起重机消除吊钩工作盲区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一种环行起重机消除吊钩工作盲区的装置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环行起重机消除吊钩工作盲区的装置。它包括上滑轮组1、装有上滑轮组的座2及轨道3;在轨道上设有滚子链4滚子链在座下,由螺栓连接成一体,在轨道与上滑轮组座的一侧装有电动驱动装置5,或装液压驱动装置,并与上滑轮组座铰接。在上滑轮组与滚子链之间还装有为了载荷均匀地作用在滚子链上的弹性垫板6。其轨道上和驱动装置固定在环行起重机小车架上。滚子链可在轨道上移动。
图2所示,轨道3与滚子链4有两排,其中一排在滚子链上与轨道3两侧装有水平导向轮7。
当环行起重机需要调整吊钩位置时,驱动装置推动上滑轮组的座,滚子链在轨道上移动,带动上滑轮组的座及上滑轮组移动,即可实现吊钩位置的变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7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固定线缆的线缆连接器组合
- 下一篇:双排气流式粉剂分装压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