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飞车”柴油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8135.7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8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捷晓;秦三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捷晓;秦三保 |
主分类号: | F02D1/04 | 分类号: | F02D1/04;F02D4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73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车 柴油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具体是一种防“飞车”柴油发动机。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喷油泵发生机械故障,如:柱塞发卡、调速机构轴断等,会造成柴油发动机“飞车”(超额定转速运转),尽管柴油发动机发生“飞车”的故障率很低,但是其带给用户的损失是很大的,如:捣毁缸体、连杆拆断等一系列故障。而柴油发动机“飞车”时,往往使用户措不及防,而柴油发动机损坏严重,解决方法只能是拉灭火线、挂档、踩制动强行灭火或砸断输油管、封闭进气管,但该解决方法需要有经验的老手,但有时拉灭火线根本不起作用(如:柱塞发卡);挂档踩刹车又是强行挂档,有时根本挂不上;断油路、封闭进气管,这一系列措施,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到,当把上述一系列措施完成(像打开发动机罩盖就会浪费不少时间),柴油发动机早已损坏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柴油发动机由于喷油泵发生机械故障而导致“飞车”故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飞车”柴油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飞车”柴油发动机,包含喷油泵,喷油泵的进油口处设有由点火开关控制的电磁阀,并通过电磁阀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一端与进油管道连接,另一端经限压阀连接有与柴油箱连通的回油管。起动汽车时,点火开关闭合,柴油发动机喷油泵进油口处的电磁阀打开,使喷油泵的进油管路畅通,喷油泵正常工作;当喷油泵内发生机械问题导致柴油发动机“飞车”时,打开(断开)点火开关,电磁阀截至,即可将喷油泵的进油管路切断,从而停止柴油发动机继续“飞车”,同时,限压阀开启,原应流入喷油泵的柴油经由回油管流回柴油箱;另外,当汽车未起动时,点火开关处于打开状态,电磁阀截至,使喷油泵的进油管路截至,可防止喷油泵内的柴油自行回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取在喷油泵的进油口处设置由点火开关控制的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控制喷油泵的进油管路的导通与否,使在发动机万一发生飞车,即断开点火开关,将进油管路切断,停止柴油发动机继续“飞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柴油发动机由于喷油泵发生机械故障而导致“飞车”故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油泵;2-进油口;3-电磁阀;4、5-三通接头;6-进油管道;7-限压阀;8-回油口;9、10-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飞车”柴油发动机,包含喷油泵1,喷油泵1的进油口2处设有由点火开关控制的电磁阀3,并通过电磁阀3接有三通接头4;三通接头4的一端与进油管道6连接,另一端经限压阀7连接有与柴油箱连通的回油管9。
具体实施时,由于直接将所述回油管9与柴油箱相连,管路长,浪费管材,因此,喷油泵1的回油口8处设置三通接头5,三通接头5的一端与进油口3处引出的回油管9相连,另一端与原有回油管10相连。这样,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回油管路,节省了管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捷晓;秦三保,未经杨捷晓;秦三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8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